中国青年报客户端7月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春艳)常泽雨儿时跟着父母看电影《英雄儿女》时记住一句话——“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今天,这位20岁的年轻人也成为这部家喻户晓的经典中,那面红色战旗中的一部分。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以及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演出中,对外经贸大学大二学生常泽雨和来自北京市多所学校的数千名青少年学生共同组成一个个青春洋溢的合唱方阵,用歌声祝福党的百年华诞。

 

正如100年前那群年轻人举起思想的火炬,照亮了可爱的中国;今天这些出生于21世纪的青少年,同样被视为点亮新时代的火种。他们的身影如同点点星火,从天安门广场燃进国家体育馆,在人们心中燃起一把青春之火。

7月1日,天安门广场,数千名青少年齐声高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

 

7月1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天安门广场,3000名身着浅绿色上衣的青少年合唱团已面向天安门城楼整齐列队,远看像广场上一片青青草地。

 

这是1941年中国共产党首次举行建党逢十庆祝活动以来,首次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大会。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清亮的童声合唱第一个划过广场上空,现场数万人瞬间安静下来,很多人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随后,女声二部合唱拨动起人们的心弦,军乐团继而奏响雄壮的乐章……“党的光辉照我心”的旋律就这样层层递进地从合唱团中荡漾开来,唱到每一个人心间,整个广场都是青春的气息。

 

青年学生们欢唱着“我们走在大路上”,感受着“社会主义好”,誓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闯出一片“新的天地”……连续7首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被重新演绎,让人感到亲切又新鲜,整个会场渐渐“热”了起来。

 

跟着孩子们的歌声,数万观众从倾听到低吟,再到挥舞着手中的党旗全场大合唱,几代人的心碰撞在一起,跟着歌声从天安门广场放飞,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歌唱祖国、歌唱新时代。

 

北京师范大学团委青年美育中心主任高著多次和参与合唱的师生探讨选曲背后的深意,“大家都觉得,比起一上来就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这种悠扬的旋律更加直击人心。”

 

很多人惊讶于这支合唱团的歌声如此美妙动听、动作如此整齐划一。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其中一部分学生来自各个学校的艺术社团,但更多的学生此前并没有声乐专业基础。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郝立伟笑着对记者说,“我就是爱唱歌,能入选也很惊喜。”

对外经贸大学团委副书记杨熙告诉记者,广场合唱团的学生从3月份开始选拔,经历了无数次的训练、彩排。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按照统一的标准训练,该校负责声乐和形体的老师在拿到曲目和示范视频,首先将每一个作品都进行详细的分析,精确到每一个唱腔的情绪处理,每一个字句的咬字和断句,每一个动作的幅度和情绪等等,“梳理了一套厚厚的材料。”

 

除了演唱和表演技巧外,学生们还要参加形体、体能等训练。进入6月以来,训练愈发密集,北京天气也越来越热。北京交通大学带队老师算了算,100多天里,合唱队员的平均训练时长超过400小时。”没想到孩子们挺能吃苦,“杨熙说,很多同学看完自己排练后的视频觉得不满意,追着老师要求加练。

 

为了保证整个近三千人的团队歌声和动作一致,学生指挥们不仅是合唱团的“灵魂”,也是全场数万人大合唱的引导员。据了解,每一个学生指挥都经历了90多天的魔鬼训练,有时候一天训练时长甚至达到12小时,挥拍2万次。

 

昂首站立了几个小时后,李林轩的膝盖又开始隐隐作痛。他是北师大合唱团的学生领队,此前膝盖意外受伤,医生建议他不宜长时间站立,但从今年3月开始排练起就一直担任合唱团的主力,一遍遍带着大家练习。

 

歌声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唱了数不清多少遍“团结就是力量”,直到站在天安门前这一刻,他感受到了一股中华民族百年凝聚的无穷力量,“这是繁荣富强的祖国带给年轻人的信心和力量”。

 

党史从书本里走出来

 

更多的学生合唱团出现在《伟大征程》的文艺演出中。在鸟巢的万人会场中,学生们身着红色上衣在观众席两侧高声放歌,时而举起鲜花欢呼,时而扬起红绸舞动;他们的欢唱和跃动与舞台上的演出遥相呼应,让整个会场融为一体,远远看去,好似一面青春的红旗在迎风飞扬。

 

“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的雄壮歌声响起,全体学生转动鲜花朝向主席台方向,一片鲜花海洋让全场欢腾起来。

 

他们是整场演出中的气氛担当。鲜花是他们手中第一个展示的道具,依次亮相的还有红绸、党旗和国旗。伴随着不同的节目上演,他们用手中的道具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画面,全场的情绪在年轻人的掌声和呼喊声中一次次沸腾。

6月28日,国家体育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现场,数千名青少年为演出助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这些年轻人是演员,也是观众。他们的目光追随着中国共产党从“秋收起义”、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保卫黄河”;从“开国大典”、抗美援朝改革开放、港澳回归;从“人民至上”到“新的天地”……

 

对外经贸大学大二学生王浩丞在日记里记下了自己在歌声中看到的中国:在《黄河大合唱》里,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誓死保卫中华的决心;在《英雄赞歌》里,我看到每一朵成功之花都浸满了革命志士的鲜血;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里,我看到了党与亿万中华儿女鱼水相依……

 

大学生党员谷岱阳记不清自己的眼眶湿润了多少次,那些在中学历史课本里背过的故事一下子跃然眼前。一百年来,那些牺牲的人,那些流过的鲜血,叩击着她的心,“感觉历史从书本里走出来,从记忆到现实,从模糊到清晰。”

 

这些没有经历过战火,也没有饿过肚子的学生,对2008年奥运会的盛况还有些模糊的印象,而2020年以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战疫让他们印象深刻。当舞台上出现钟南山等抗疫人民英雄的画面时,青年学生们激动热泪盈眶,他们的欢呼声“点燃”了全场。

 

那一刻谷岱阳忽然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学习百年党史的一个“小朋友”,而是这段历史中的一份子,“我是参与了这个过程的!”

 

年轻的脚步更加坚定

 

很多瞬间都让年轻的热血沸腾。当新中国成立那一幕出现在文艺演出的舞台上,一时间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席卷全场。舞台中央漫过巨幅红旗,常泽雨和身边同学们在这一刻尽情欢呼,猛烈地鼓掌,不知疲倦的挥舞着手中的红绸。

 

耀眼的烟火在天空绽放,红绸下的每一张脸都洋溢着笑容。很多师生回忆,那一刻激动和自豪交织,“心一下嘴被揪起来,眼泪不由自主就流下来了。”对外经贸大学国关学院副书记李航敏说,自己也被学生们的热情点燃了。

 

这次文艺演出合唱团的集合令吹得很急。各高校基本上都是5月下旬才接到通知。看到近20首曲目后,连声乐老师都急得要命,生怕完不成任务。可学生们的热情出乎老师的预料,很多同学找到老师请求加入合唱团。

 

演出合唱团选拔的要求看上去并不苛刻:品学兼优、身体健康、情绪饱满,非音乐专业学生亦可参加。可不少学生第一次彩排就把嗓子喊得说不出话来。最长的一次排练,全程用时15个小时左右。

 

密集的排练与各个学校的考试季刚好重合,很多同学下了考场就冲到训练场,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很多老师刷新了对年轻一代对认知,“他们很有责任感,是值得信任的一代。”李航敏说,很多同学在多次排练后,不仅没疲沓退缩,反而情绪越发饱满。每次大排练结束返回学校时,已是凌晨1点多,可学生们总是一路欢歌,还彼此拉歌,越唱越起劲儿。

 

从未学过乐理的大学生汪子晨感觉自己眼前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站在同龄人中间,她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力量,“歌声从前后左右朝我涌来,那铿锵的节奏和真挚的歌词,让我深切感到我们这代人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她注意到,很多人的眼里都是亮晶晶的,歌声里的故事让他们“只想把头抬得更高,把背挺得更直。”

 

每一次训练结束后,三军仪仗队从身边走过时,年轻学生们都发出一阵阵尖叫和喝彩声。合唱团成员杨玉婷说,“看见他们,总觉得自己的脚步也更加坚定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