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100岁杨振宁对话莫言、翁帆:4句话,珍藏一生

1
关于人生: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杨振宁被称为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可以说威震天下。
然后,他在82岁的时候,跟一个28岁的女人结婚,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惊艳天下。
那个叫翁帆的女人,也被无数人点赞和吐槽。然而,他们一笑而过。
关于爱情,开心就是伊甸园;
关于婚姻,幸福就是理想国。
别人没有权利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当事人过得好,琴瑟和谐,才是王道。

常言道,人红是非多。
名气大了,就会有许多人议论。
对此,他不屑一顾,默念但丁的那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他淡定从容,云淡风轻。仍旧在自己的节奏里,安步当车,自得其乐。
路终归是自己的,别人无法代替。一步一步走下去,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必然去。顺其自然,才是人生真谛。
关于人生:
别人仅供参考,自己一锤定音。
杨振宁先生如今高寿100岁,依然精神矍铄,状态良好,他优质的心态,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
关于现实:仰观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
莫言在2012年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一举成为文坛翘楚。
俗话说,英雄爱英雄,惺惺惜惺惺。
不久,杨振宁先生就跟莫言相识了,相谈甚欢,异常投机,也许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吧,两个人的友谊突飞猛进。穿越了时空阻隔,变得热气腾腾,烟火味十足。
有一次,莫言送给杨振宁一卷自己写的书法作品。杨振宁打开一看,看见宣纸上两行文字,他顿时热泪盈眶!

这两句话,内容如下: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
这句话意义深远。
用到生活里,绰绰有余的智慧;
用到爱情上,不折不扣的高手。
老人常讲,大处着眼,小处着想。不论是鸡毛蒜皮的生活,还是震惊世界的发明,能把这两句话弄明白,你就会茅塞顿开,百毒不侵。
我们有理想,很大,很明媚,就像十五的月亮,高高挂在天上。那是一种激励,那是一种渴望。我们却要全神贯注于手边的每一件小事,比如钉一枚纽扣,泡一杯绿茶。
落实到具体事件上,才是达成目标的阶梯。

3
关于理想:成功的奥秘在于多动手。
有人问杨振宁先生,成功的终极秘密是什么?
杨振宁先生说:“一个人要在他有兴趣又有能力的情形下,恰巧他的兴趣和能力与当时有机会发展的研究方向重叠在一起,此时就有了成功的希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情说最大的动力。
没有兴趣,一切味同嚼蜡,连看一眼都会懒得撩眼皮,更别说去深入研究,创造什么了。

没有热情,人生一片死寂。就像冬天的沙漠,无边无际的苍凉,人生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生机。这个时候,人基本上已经变成了行尸走肉,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杨振宁先生的意思很明显,多动手,多动脑,在自己喜欢的一亩三分地,把它发挥到极致,变成特长,不可代替的特长,你就赢了。
有兴趣,你却懒惰也是不行的。勤奋,才能日积月累,让功夫炉火纯青,让水平登峰造极。有此资本,你才能够立足时代。
事业,是男人的第一生命。若果想要事业崛起,就要不断努力,只争朝夕。

4
关于婚姻:适合自己的的,就是最好的。
杨振宁说:“我最欣赏翁帆的地方跟翁帆最欣赏我的地方是一样的,就是我们都是‘真’的人。”
爱情,也许是风花雪月,温馨浪漫;
婚姻,必须是吃喝拉撒,柴米油盐。
真真切切,温温暖暖,坦坦荡荡,自自然然,这才是幸福最真实的模样。
虚头巴脑的东西,终归会在现实的婚姻里越走越远。
人终归是人,不可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住在诗意的远方。

一日三餐,夜晚一宿;
七情六欲,一个心态。
爱情,始于怦然心动,终于喜结连理;
婚姻,生于瓜熟蒂落,在于鸡毛蒜皮。
虚幻,是爱情的倒影;
真实,是婚姻的尊容。
最好的婚姻,就是两个人互相欣赏,两颗心阴阳互补。
人人都渴慕成功,希望人生越来越精彩,生活越来越美好,如果不去一点一滴积累,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去做,那些美不胜收的蓝图,触手可及的目标,都只能烟消云散,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