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全能奇才”王阳明养生秘诀:6个字,成大事

1
王阳明养生秘诀之一:炼心。
在明朝的时候,有个奇人,他不仅是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还是军事家、教育家,并且还非常有名气,你会说,这是“十项全能”的大才呀!没错,他就是王守仁。
很多人对于“王守仁”这三个字感觉陌生,但如果说“王阳明”则如雷贯耳。
王阳明是心学创始人,正经的“开山鼻祖”;是卓越的军事家,只用了22天就降服了不可一世的宁王;他是杰出的教育家,身边弟子徒孙不计其数,路转粉车拉船载……
有人可能会说,人家天赋异禀,运交华盖。
殊不知王阳明一生的坎坷经历,一般人难以想象,那是九死一生的曲折,那是抽筋扒皮的疼痛:被排挤、被贬官、蹲过大狱、受过酷刑、被诬陷谋反,一步一和坎。

难能可贵的是,人家用“钢筋铁骨”的意志力,挺过来了,而且身康体健,人生开挂。
小说家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财富,对弱者是无底深渊。
王阳明把苦难一块一块垫在脚下,登上人生巅峰,在新高度之上,俯瞰芸芸众生,万里入胸怀,一览众山小。
契诃夫 说: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同样是一种东西,看你怎么用。有人把磨难当宝贝,磨成璀璨珍珠,光彩照人;有人把磨难看成灭顶之灾,龟缩在套子里不见天日,与草木同朽。

2
王阳明养生秘诀之二:静心。
作为书法家,王阳明在授课实操的时候,把练习书法的秘诀,提炼成8个字:“凝思静虑,拟形于心”。
我也是书法爱好者,深知写字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重要性,心、手、身、脑,融为一体,才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创作出精品佳作。
如果心烦意乱,笔墨之中一目了然。
一个人只有让自己的内心清澈纯净,安定稳静下来,他的所思所想就会形成美好的心理图像,并把跟它有关的一切美好都吸引过来。

当一个人内心平和淡定,自在光明,他的世界就会碧空万里,云淡风轻。身在红尘,念在方外,悠悠灵感,层出不穷。
王阳明指出,心是万物的尺度,高下立见;心是一切的主宰,苦乐自渡。
心是宇宙的一面镜子,日月星辰若出其中;
心是自然的一个缩影,山川河流各得其所。

静心,则是清澈湖水,能洗净尘埃,能照见乾坤,看清命运。
重重叠叠的苦难,让王阳明备受煎熬,勾心斗角的官场,让王阳明日渐厌倦。他开始孜孜不倦探索学问,废寝忘食研究人生。
静坐龙场七天七夜,他大彻大悟,如梦初醒。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王阳明这才发现,静是一种高能量,一种大智慧,一种真觉悟。
静如湖面,一目了然。
知行合一,所向披靡。
3
正心。
咱们中国人讲究“身正不怕影子斜”。
心是一个人生命的主宰,心正,才能身正。
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句话的根本,也是正。行的正走的端,才能潇洒在人间。
王阳明去世的前吩咐弟子说,不要在我脸上盖白纸。他留下一句话: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心里有乾坤,眼中日月长。
这也是正。
正,是康庄大道;正,是红尘主导;
正,是阳光明媚;正,是春风十里。
王阳明在《传习录》写道:“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故欲正其心,恶之真如恶人臭;则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然意之所发,有善有恶……”,
王阳明用一颗“正心”,修出最厉害的功夫:“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此心不动,恰恰是看透事物本质,在内心安定中等待最佳时机;机会一到,立马出击,动如闪电,直捣黄龙。
王阳明认为,如有的艰难困苦,都是磨砺我们心志的工具。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看似毫无技巧,实则无穷奥妙。
真正的智者,懂得追本溯源,脚踏实地做功课,从来不贪便宜,不图捷径。
王阳明喜欢静坐。因为,静坐可以强身祛病、开慧悟道;如高境界,得大自在。
他深谙静坐精髓:“人在气中,气在人中”,阴阳和合,气血通达,健康不请自来。
静坐”就是修心、调气、发“善念”、明“诚意”,唯有“心正”,才能“行正”。
王阳明指出,“静坐能使心清净收敛”,过滤掉奢望和杂念,克服私欲的产生,从而明心见性,大彻大悟。
活出自己,精彩美丽。
人一旦彻悟,鸡毛蒜皮自动远离;勾心斗角毫无意义;七情六欲不再痴迷;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得真境界,获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