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补进行时,只补健康,拒绝“帖膘”!
新年刚过,很多人就开始张罗着各种吃好喝好的招呼自己,美其名曰“贴秋膘”。殊不知着帖膘需谨慎,小心都是坑。
为啥要不能乱帖膘?
按照传统的观念来讲,立秋后,天气会慢慢的转凉,为了御寒似乎需要在这个时候多吃点所谓“热”的食物,比如各种肉质品,其能量高可以让身体在寒冷的冬天到来时,防寒保暖。
可时下我们,出门就上车,一进办公室就开空调,哪里还能感受到刺骨严寒呢!还有就是现在都市人肥胖比例非常高,身上本来就不缺“膘”,再按照传统入秋以后撒开了欢地吃动物性食品如炖肉、烧鸡、涮羊肉等硬货,只会再多贴上几斤肥肉,着实没必要。但是对于体质瘦弱、贫血、低血压、怕冷的人群倒是可以适当的补一补,推荐适量的多吃点牛羊肉,还可以搭配补充如肝脏之类含铁丰富的食物,搭配合理的主食,对改善健康、提高耐寒能力还是有帮助的。而对于多数人,更需要的是“轻”进补。
“轻”补进行时,“贴秋膘”革新更健康!
一边是传统习俗,一边是时下革新,看营养师如何72变教您“轻”进补,尊重身体的需求来补给营养,和多余的脂肪说“bye-bye”!
置顶“轻”进补之首选择:绿叶菜和橙黄色蔬果。
随着天气的转凉,我们的身体会遭受着干燥和冷空气的双重侵袭。呼吸系统特别容易感染,上皮组织遭到“迫害”,这就需要我们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来“战斗”,特别是电脑一族还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眼疾。
小伙伴们这个时候不妨多吃些绿叶蔬菜和橙黄色蔬果如菠菜、茼蒿、韭菜、芥蓝、胡萝卜、南瓜、柑橘类、梨等,都可以帮助我们身体去战斗。因为深色蔬菜、橙黄色的蔬果中富含丰富的β-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这是维生素A植物性的来源,还可以通过动物性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每周吃半颗鸡蛋大小为宜、蛋黄等食物来获取维生素A。)
“轻”进补主食好选择之—薯类。
提到薯类,很多人会想到的是红薯。其实薯类的家族很庞大,其中有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地瓜)、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木薯(又称树薯、蕃薯)和芋薯(芋头和山药)等。
薯类食品中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多种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矿物质。对于久坐一族的白领而言,膳食纤维至关重要,具有很好的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等神奇的功效。所以富含膳食纤维的薯类绝对是时下健康的新宠。
特别是随着气温的转凉,身边的人会自动开起“窝”居生活,户外活动也随着天气转凉而变得越来越少。运动减少了,直接会影响到肠道健康,特别容易出现便秘的现象,而且腰上的救生圈也越发的明显起来。不妨用薯类代替一部分主食,既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还可以降低整体主食的热量,绝对是非常不错的主食选择之一!
“轻”进补别忘记助消化的卫士—发酵食品。
天气转凉,上文也提到了很多人会出现便秘的现象,而对于老人和胃肠道消化功能弱的朋友们而言,还会出现一系列的消化不良问题。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就要适当的吃一些营养丰富又能帮助消化的食品,发酵食品就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各式的发酵面食,大米发酵制成的醪糟,豆类发酵制成的豆豉等,当然最大的主力部队就是奶类的发酵制品如酸奶等,可以好好的“安抚”下我们容易“受伤”的胃肠道。
进补也可以有“猛料”–富含优质蛋白的瘦肉、蛋类、海产品聪明选。
对于喜欢吃肉食的朋友们来讲,看到这里才觉得生活有了希望,建议选择瘦的红肉及禽类(每天推荐量是40g—75g)、蛋类、海产品。蛋类不仅是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且脂肪酸质量高,还富含卵磷脂,绝对是动物性食物靠谱的选择。健康的成人每天吃一个完整的全蛋。对于血脂偏高的人群,建议两天吃一个全蛋。
水产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摄入量的范围是40g—75g。
除此之外,还建议每日食用大豆及坚果的量在25g-35g。常食用坚果不仅对我们的心脏健康十分有利,还为皮肤提供最爱的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吃坚果要尽量吃新鲜的,购买时就要选择新鲜的或轻度烘培的坚果,因为过度炒至吃起来容易上火。建议每天食用坚果的量最好是一小把。
“轻”进补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多锻炼身体,让肌肉变得更紧实一点,脂肪的比例低一点,体格健壮,皮肤好,这才是进补的全部精华所在!您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