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可是很多人的心头好,平日里零食都常挂嘴边,更不用说节日里了。无论是打发出行路上的无聊,还是观影追剧、唠闲嗑,可都少不了零食相伴左右,那么这零食您真的选对、吃对了吗?往下看,给您想要的答案!

【先弄清零食的概念,别稀里糊涂的吃!】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超市里销售的预包装的食物才叫做零食。其实不然!零食是指非正餐所吃的各种食物。合理有度的吃零食既是一种生活享受,又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因为有时候简单的一日三餐并不能满足机体对所有营养素的需求,这个时候就需要科学而合理的补充健康零食,对机体健康有益。

【吃零食的第一个关键词“吃对时间”!】

之所以称为零食,就是不能喧宾夺主,影响了正餐的摄入量。如果零食不离口,到了吃饭的时候,自然没有任何饥饿感。这样做零食的位置可就赶超正餐的位置了!所以吃零食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吃对时间。建议零食放在两餐之间,至少和正餐要间隔两个小时。如上午的上午9-10点、下午3-4点。

【吃零食的第二个关键词“控制好量”!】

很多人一吃起零食就刹不住车。但是零食不能随心随遇的撒花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健康吃零食一定要控制好量。特别是很多预包装的零食,本身热量极高,如果在不控制量,就容易能量摄入过多,有诱发肥胖的风险。

【吃零食的第三个关键词“选对零食”!】

零食的种类繁多,确实存在着好坏之分,选对了零食,才能吃出健康。接下来就把零食做一个大分类,选其精华,少碰“糟粕”。

优选级零食,五颗星推荐!

优选级的零食主要代表包括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生吃的)、坚果(果干)和奶制品。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以直接吃的)不仅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还有多种植物活性物质,是非常健康的零食选择。特别是放在两餐之间吃,还可以补充正餐摄入的不足。一般加餐吃水果会多于吃蔬菜。这里需要提醒各位小主,水果是非常健康的零食,但是也不要忽略了含糖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推荐成年人一天水果的摄入量是200-350g/d

坚果作为优选级的零食,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坚果虽好,也要控制食用量,因为坚果的热量普遍高。所以每天带壳的坚果吃上一小把,换着不同种类吃。购买坚果时应注意选择:新鲜、原味、完整的。

奶制品作为优选级的零食,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奶制品是膳食中钙的优质来源。无论选择牛奶还是酸奶,选择原味的。成年人一天的饮奶量为300g/d。根据自己的身体和喜好去选择不同的奶制品。

一般级零食,三颗星推荐!

一般级的零食主要代表包括黑巧克力、海苔、牛肉干等。

巧克力的大家族里对健康有益的就当属黑巧克力了。适量吃一点黑巧克力确实对心脑血管有益,但是要控制量,即使是黑巧克力的热量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低。

至于海苔,本身营养价值是不错,但是在加工的过程中,额外的加入了盐、油、糖,所以要少吃。

对于牛肉干、鱼干等这些纯肉类的加工零食,本身蛋白质含量确实不低,但是由于水分的流失,脂肪含量也水涨船高,所以整体热量都不低。加之需要长期储存,为了防止变质,会加入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而且这些零食本身含盐量也非常高,所以要少吃。

限制级零食,从健康角度不值得推荐食用,没星!

限制级的零食主要指的是高糖、高油、高盐的零食,如精制糖果、膨化食品、奶油饼干、蛋黄派、碳酸及其它甜饮料等。

这些限制级的零食如果经常食用,极容易发胖,而肥胖是慢性疾病的温床。特别是对于孩子,家长们更是要限制,还是不吃这些高热量的零食为宜。

无论是过节还是平时,关于吃零食的攻略都在此了!零食确实是为健康加料不可或缺的选择,但是前提是选对、吃的才OK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