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零食,您吃对了吗?

一提到零食,很多人就一副嫌弃的表情,觉得零食都是高热量、高脂肪、营养差的垃圾食品。但说实在的如果你也有如此想法,那可真的大错特错了。零食的定义是这样婶的:非正餐摄入的食物,都称为零食。零食作为平时正餐的一种补充,更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好的零食不但给我们美好幸福的味蕾体验,更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所以我们不能把零食狭义话,要理性认知各式零食。
零食中的“白富美”!

所谓零食中的白富美,是指其有较高的营养密度,比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坚果以及奶制品。
如黄瓜、西红柿、圣女果、苹果、草莓、桃子等都是很不错的零食的选择,其含糖量少、能量低、同时又可以增加很好的饱腹感。
而坚果中则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适当的补充,既可以增加饱腹感,又可以帮助调节血脂。由于坚果的热量较高,所以建议每天坚果的食用量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并且尽量选择原味的坚果。
奶制品就不用多说了,地球人都知道,除了含有丰富的钙(且是吸收利用率最高的没有之一)之外,还是优质蛋白的食物来源,同时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所以建议每天奶及奶制品成年人的摄入量在300克为宜。
零食中的“小资群众”!

为什么说是小资群众呢,主要是因为这类食物中也含有对身体有益的一些成分,但是没必要经常吃,只是在偶尔特定的情况下选择“小资”一下会更好。
比如黑巧克力、海苔、各式肉干等,这类零食有的虽然富含一些抗氧化成分(比如黑巧克力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整体上也会含有一些营养物质,但不能否认其中所含有的热量也是很高的,而且还含有过多的脂肪、糖(巧克力中)、盐、油等调味品(海苔、肉干中),所以一般对于这类零食不建议经常吃,偶尔吃一次,控好量,解解馋就行。
零食中的“渣渣们”!
这类零食,除了四高之外(高能量、高油、高盐、高糖),真的是找不到有什么好的健康益处。长期食用还会出现健康危机:比如诱发肥胖、引起营养不良等。因此不建议选择这类零食。主要黑名单包括糖果、膨化食品、油炸食品、果冻、奶油食品、甜饮料等等。
知道了零食怎么选,剩下的关键就是怎么吃了。吃对,事半功倍,如果吃“错”了,不但无益,还会带来负面的健康影响。
一、要选择合适时间食用,不要妨碍到正餐的摄入。
零食毕竟只是作为正餐的一种补充,关键时候应急食品。如果整天零食不离手,连一日三餐都不好好吃,即使是零食中的“白富美”,也没有办法满足身体对健康的所有需求,所以吃零食时间很重要,两餐之间补充为最佳。
二、再好吃再喜欢吃也要适量,要有度,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大馋虫,不要贪多。
划重点:
零食只要合理选择,并且适时、适度的食用,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与其纠结零食吃不吃,倒不如好好安放舌尖上的零食,做到健康吃,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