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冷空气突袭,着实让小伙伴们措不及防。在忙着穿秋裤的同时,才突然意识到秋天是真的来了。随着温度降低、秋季气候的标配也越发明显:空气变得越来越干燥。

怎么破?拒绝干燥,就是要任性水当当!别急,马上安利给大家防“秋燥”的法宝,多吃一点就可以清热润燥、帮机体留住水分,必需so easy!

“梨”不开你!

说到梨大家都不陌生,秋天吃梨最适合不过了。梨被誉为百果之宗,不仅鲜甜可口、香脆多汁,而且营养丰富。

梨本身除了含水量高之外,每100g梨中约含碳水化合物15.46g、纤维素3.1g。正是因为梨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比较高,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肠道健康,预防由于季节变化,过于干燥、缺乏水分,带来的排便不畅的问题。

其次梨中还富含果糖和山梨糖醇,它们吸水能力强,能锁住水分,增加肠道内容物渗透压。但正是因为梨的通肠作用太过强大,有肠胃炎、易腹泻的朋友尽量少吃哦。

蜂蜜不止甜蜜还能“润燥”!

蜂蜜为什么有“润燥”效果?这主要是因为蜂蜜中含有大量果糖。据分析蜂蜜中的糖类占总成分的70%~80%。而单糖(即葡萄糖和果糖),通常占蜂蜜总成分的 65%以上。

果糖能够吸收很多的水分,并且果糖在体内“溜达”通过喉咙时会产生冰凉的感觉,让人感觉非常舒服。需要提醒的是:

有人喝蜂蜜会有轻微腹泻,让人误以为是“润肠通便”的作用。其实是“果糖不耐受”的症状。但只要这种腹泻不严重,喝喝倒也无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蜂蜜含糖量高,热量也不低,如果选择喝,冲调的要淡一些。同时还要减少其他精制糖的摄入,毕竟成年人的精致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50g/d(低于25g/d当然更好了!)

银耳高颜值、高“本领”!

银耳大家都常吃,口感脆弹爽滑,煮水更是有粘稠的感觉,其实这就是让银耳称为“润燥”高手的原因。

银耳中含有大量多糖类成分,这些多糖又被称作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对人体的好处可不少。这些多糖都有非常好的吸水性,能牢牢的“拽住”水分子,使水分更久的留在人体内,减少干燥感觉。

同时这些多糖进入到大肠后又会缓慢释放水分,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此外,山药、秋葵等蔬菜中也含有较多的多糖,也能起到类似银耳的作用,也是防“秋燥”的不错选择。赶紧的,锅里别老炖大肘子,多炖点银耳汤喝一喝吧。

另外防秋燥要多喝水,还要多“吃水”(膳食中多增加汤汤水水和各种粥品的摄入)。口味上要清淡,尽量少吃油炸、烧烤、重油、重辣等“火爆”的食物。

除了饮食上的注意之外,每天依然要适量的运动,别因为冷空气来袭,就开启蜗居模式。运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能让咱们更好地适应气温的变化。

秋季“防燥”进行时,有了这些法宝在手,我们一起健康度金秋吧,感觉老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