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心的小伙伴在逛超市时都会挑选食品包装上带有“不含反式脂肪酸”或“0添加反式脂肪酸”这样标识的。这样的做法绝对没毛病,但问题来了,大家心里虽然都很清楚反式脂肪酸不好,但是不一定真的了解它的身世以及这个家伙到底有多坏。今天咱就来个反式脂肪酸大起底,重新的认识一下这个不招人待见的家伙。
1.揭开反式脂肪酸的身世之谜!

其实咱们喊打的反式脂肪酸,只打对了一半。你问为啥?那是因为反式脂肪酸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反式脂肪酸”,它们存在于反刍动物的脂肪组织及乳汁中。
一般牛乳制品、牛羊肉的脂肪中可发现1%~8%的天然反式脂肪酸。大名鼎鼎的共轭亚油酸就是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它的作用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很像,对于心脑血管健康是有积极意义的。这种反式脂肪酸我们不用担心,可以放心食用。
另一种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反式脂肪酸,这部分才是真正对人体有害的。人们为了改变液态植物油的性质,将其氢化处理,从而做成种种口味的食品原料,例如起酥油、植脂末、奶精等。反式脂肪酸就是植物油氢化处理时的产物。这个必需喊打!
题外话:居然还有人因为发明了这种“催化氢化”技术而获得了诺贝尔奖,真的是有点,你懂的……
2. 刷新三观,重新认识人造反式脂肪酸的恶行!

1)它会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同时还会减少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促进动脉硬化、诱导血栓形成,让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大幅上升。
2)在灵长类动物中的长期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让人长胖的能力是正常不饱和脂肪酸的7倍,是饱和脂肪酸的3-4倍。即使每天吃的能量不超标,常年吃它也会让咱长肉,简直太可怕了。减肥的妹子们要格外的引起注意了!
3)还有研究发现,摄入大量反式脂肪酸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糖尿病发生!
4)大量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干扰必需脂肪酸的利用,造成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年轻人大量摄入可能造成生育能力下降、不孕率上升。
3. 如何揭穿反式脂肪酸的虚假面孔!
人造的反式脂肪酸特别狡猾,小样儿,有很多副面孔。如何揭穿这些虚伪的面孔,避免踩雷呢?前方高能擦亮眼睛注意排雷:
一般配料表中含有这些:植脂末、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麦淇淋、奶精、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物奶油、固态植物油、起酥油等咱最好就扔出购物车。
敲黑板:我国在2013年1月1日开始,要求所有添加氢化油配料的食品都必须强制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只有低于0.3%的限量才能被合法标注为零。所以这就解释了为啥明明再配料表里看到里“坏家伙”,可是营养成分表里却标为零的原因了吧。
划重点:
由于近年来对反式脂肪酸的研究越来越多,其对人体的危害也逐渐被人们认识。专家们一致认为,反式脂肪酸没有最低无害剂量,我们根本不需要反式脂肪酸,吃的越少越好。
温馨提示:
其实我国居民摄入反式脂肪酸的大头是植物油的贡献占了49.8%(高温烹调就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其他加工食品的贡献率较低,如糕点、饼干、面包等均不足5%,毕竟咱们膳食餐盘吃饼干、面包的比例没有那么高。所以还是要选择低温烹调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