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老妈,您二老可得好好减减肥了,这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呀……”

很多子女为了家里老人的健康,就会“军事化”的管理起自己父母的体重,心里盘算着老人还是瘦点好,一门心思地就是想把老头老太太们都瘦成猴子的节奏。话说回来这“千金难买老来瘦”的古语真的是老年人健康标配吗?今日科普为您解惑,咱必需科学理性的认识这句话。

如何评判老年人的胖与瘦?

判断成年人胖与瘦,常用BMI值。

BMI=体重(kg)/身高(m)2

消瘦:<18.5 正常:18.5~23.9 体重:24~27.9 肥胖:≥28

老年人的正常BMI值为:20~26.9

有人会问:为啥老年人的BMI值比年轻人的范围要大呢?

是因为老年人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随着年龄增长,50岁之后身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问题,所以同样的体重,用较低的身高去计算,BMI值自然就上升了。

赶快拿起计算器给自己的父母算一算吧。

除了看BMI值之外,还要结合着自家老人是否有慢性疾病,如果本身没有任何慢性疾病,体重稍微超标一点也无妨。

老人太瘦,容易出现肌少症!

人步入了老年期,身体的合成能力会大大下降,分解代谢变成了主导。也就是想要合成肌肉对于老年人来说,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这个时候,还盲目的让老人减肥,膳食中的营养不能保障,更会加速老年肌肉组织过度分解,容易患上肌少症。所以对于老年人,拥有健康的体重是关键,不要盲目的为了追求瘦而瘦。

重新科学认识“千金难买老来瘦”!

这“千金难买老来瘦”的古语,咱们必须用发展的科学的眼光看待。老年人,不需要把自己瘦成皮包骨头,而是需要拥有健康的体重。除了体重称上的斤数之外,还要经常的抓一抓身上的赘肉是不是特别多?老了也不能放任身上一堆堆的肥肉自由生长。老年人依然要控制身上的体脂率,让体脂率不要过高,不要养一身肥肉。

要在均衡营养的基础上,结合着自身的情况一定要适当的安排一些力量练习,来刺激本来很难形成又极容易流失的宝贵的小肌肉,这对于老年人健康长寿非常重要。

敲黑板:

老年人,岁数大了,身材依然是要管理的,毕竟体重管理是一辈子的事。往别人眼里说是为了好看,帅气,做个漂亮老太太,帅气小老头。可是这毕竟是别人眼里的,不足以作为管理好体重的原动力。

真正的体控管理的原动力就是拥有健康的体魄。老年人对于体重管理这个事,不偏不倚,既不过度肥胖也不过度追求消瘦,这才是健健康康享受最美夕阳红,活出高质量晚年生活的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