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食是宝宝成长的另一个重要阶段,不光是为了认识世界,尝试食物,更是为了满足月龄越来越大的宝宝对于营养素的更高需求,其中就包括非常重要的铁元素。

虽然母乳中的铁的吸收率可以达到50%,但是由于母乳中铁含量低,属于贫铁的食物,所以足月生的宝宝,6月龄内主要依靠胎儿期肝脏储存铁来维持体内铁需要,而满6月龄后急需从辅食中获得铁。所以推荐婴儿的辅食首先添加的是强化铁的婴儿米粉开始,然后在逐步向食物多种化去过渡。

其实想想就能明白,因为婴儿从7月龄开始,生长速度加快,血容量扩张也会越快,对铁的需要量也越高。7~12月龄婴儿铁的需要量高达8~12mg/d,所以很容易就会由于铁摄入不足导致缺铁或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当然了除了补铁的辅食,我们还可以在辅食添加当中增加一些促进铁吸收的物质,比如新鲜蔬菜、水果。因为它们当中富含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则能够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

另外乳铁蛋白也能高效促进铁吸收,并非是乳铁蛋白具有补铁效果,而是它是铁的“搬运工”。临床试验证明,铁与乳铁蛋白结合后吸收率是单纯补铁的4倍。缺铁性贫血者在补铁时配合摄入乳铁蛋白,可达到增强补铁效果的作用。因此很多婴幼儿配方奶中都会增加加乳铁蛋白。

其他的营养素比如维生素A、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都有利于铁的吸收、转运和储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肉类、动物内脏、果蔬来获取这三种营养素。

补铁这个事情自然是防患于未然,可是总会有些家长担心宝宝在喂养过程中万一出现了缺铁的现象,从而诱发缺铁性的贫血的发生,究竟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很多家长们都会在微博给我留言。

那就给家长们总结一下:

如果宝宝出现了食欲差、爱打蔫儿,不爱玩耍,易烦躁、哭闹,还有皮肤和黏膜苍白,软弱无力,指甲凹陷等问题,宝妈宝爸们就不要掉以轻心了,最好是去医院检查确定。

那如果宝宝万一真的被确诊是缺铁性贫血该怎么办呢?

记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遵医嘱,按照医生指导进行铁剂补充治疗,并达到一定的剂量和疗程,同时要定期复查,以确定宝宝的身体状况。因为这个时候的宝宝年龄比较小,单纯的依靠辅食的补充,很可能不容易补充上去,因为吃进去的食物太有限了。但是在治疗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食物的重要性,也要注意饮食安排,并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尤其是红肉、动物肝脏等含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因为血红素铁吸收率高。

敲黑板

蛋黄中含铁量虽然较高,但是却是以非血红素铁也就是三价铁的形式存在的,而且蛋黄中的卵黄高磷蛋白对铁的吸收有干扰作用,因此蛋黄中的铁的吸收利用率较低,仅在3%左右。所以很多老人想用蛋黄给孩子补铁,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蛋黄补铁确实是差强人意,谁还没个小缺点啥的,这点小问题,丝毫不影响蛋黄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