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红:“以指代针”,自主健康
小编导读
刘力红教授当年以一部《思考中医》享誉海内外,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曾对他作出高度评价:“吾道不孤,后继有人矣。”这些年里,刘力红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医教育和传播。本文将帮助大家一文掌握黄帝内针——由刘力红教授整理的来源于《黄帝内经》的针法。
指按按 就有作用
我这里跟大家介绍的措施来自我的师父杨真海先生所传授的《黄帝内针》,当然如果是执业的医师,可以如法用针,很多问题是能够针到病除或针到病减的。倘若是普通百姓,也没有关系,就用手指也能派上用场。
左病右治 右病左治
现将方法的原则简要介绍如下。
其一,首先分清身体不适区域的左右特征,如有多处不适,则以能明确区分左右特性的症状为准。如患有头痛、全身酸痛、食欲不振、发热、咳嗽等,全身酸痛、食欲不振、发热、咳嗽都不具备左右的特点,若头痛以左侧为主,那么就依左侧头痛(为主)定位病在左。余者以此类推。一旦身体不适的左右定位确立,那么处理的原则一律为病在左(即不适在左),治在右;病在右,治在左。这亦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制定的金原则!
其二,若所有的身体不适都不具备左右的特性,那么一律按照男治左,女治右。
【关键点总结】
● 找病症最明显的一处,确定病处在左还是右。
● 若全身不适,男左女右。
其三,左右的定位清楚后,总的处理原则就如上述,即“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而接下来的处理细则,则要根据不适所在的具体区域而定,若所在区域为阳明经所过,那么处理(治疗)细则也要放在阳明经所过区域,这叫同气相求,有求必应!
【关键点总结】
● 病症处在左,在右边手或者肘所过经络找酸麻胀痛点。
● 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 同气相求,有求必应。
具体操作方法
(一)执业中医师及有一定中医基础的朋友希望能够严格按照《黄帝内针》的原则进行。
(二)普通百姓上手的方法具体如下。
头痛颈项酸痛(累)、咽痛、咽干、咽痒、咳嗽、胸闷、发热、乏力、呼吸困难等。
凡有头痛、颈项酸痛(累)、咽痛、咽干、咽痒、咳嗽、胸闷、发热、乏力、呼吸困难等不适,在上述左右原则的基础上,在左或右(注意:只取一侧)手腕的上下区域(包括整个手掌、手背、手侧)内用拇指细细按压,尽量发现特别或相对比较酸胀(痛)的地方(一一用笔画圈记录),这些地方便是我们施治的下手处。
【关键点总结】
● 手部(手掌、手背、手侧)细细按压,找酸麻胀痛的点。
● 做记录标记。
接下来用手指逐个按压上述区域,每处每次按压3~5分钟,可以反复轮换,以能承受为度。按压的同时,细心感受不适的变化,如胸闷的,就做几次深呼吸,体会胸闷程度的变化;如头痛的,就去感受头部的变化;如咽痒咳嗽的,就去感受咽部和气管,往往就在这个感受的过程中,诸多不适就得到缓解甚至消除。这是中医的不可思议之处,大家尝试就知道了。若是发热的朋友,按压的力度可适当增加,同时体会全身的变化,如全身的酸痛(困)是否舒缓,乏力是否减轻,背心是否微微汗出,体温往往也会随着这个过程慢慢下降。
【关键点总结】
● 按压酸麻胀痛的点,3~5分钟。
● 按压的同时,去细心感受患处的变化。
(注意:是患处,不是按压处,重要!)
食欲减退、恶心或呕吐、胃脘或整个腹部不适、二便异常、神疲乏力、发热、全身酸痛(困)、腰痛、两胁不适。
凡有食欲减退、恶心或呕吐、胃脘或整个腹部不适、二便异常、神疲乏力、发热、全身酸痛(困)、腰痛、两胁不适等,在上述左右原则的基础上,在左或右(只取一侧)肘及肘的附近区域内细细用指按压,发现酸胀(痛)之处并做记录,具体操作如上。按压时的关键点是,注意力不要放在按压处,而是自然地放在不适处,用心去感受不适处的变化。
刘力红教授重磅新书
刘力红教授继《思考中医》之后的另一部个人著作。
近年来,刘力红教授从不同角度倡导“做好健康责任人”,并介绍了诸多具体践行方法。在本书中,刘力红教授将其系统整理,以《大学》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次第纲领各文。希望大众能透过对生命的如实认知,通过内(性、心、身)外(天、地、人)“三和”的调适与养护,使生命处于良好的状态。

《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
年代感特种纸 边缘滚色做旧
内文排版疏朗 色调简约大气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刘力红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