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吸烟者人数逾3亿,每年要消费近3万亿支卷烟。近年来,相关研究提示吸烟是引起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对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生殖系统均有不同的危害。但烟草依赖不是一种行为习惯,而是一种意志力难以克服的慢性疾病,需要药物合理的配合治疗。如何运用中医药戒烟,有哪些戒烟方法,又有哪些推荐中医药膳?小编在这里向大家介绍。
中医药理论凭借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系,对养生保健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如今人们也将目光转移到中医药辅助戒烟上来,期望用更合理有效、对身体伤害最小的方法达到戒烟目的。
吸烟的历史并不像表面那样短暂,早在古代本草典籍中,就对烟草有了详细的记载,如《本草正》:“此物性属纯阳,善行善散,惟阴滞者用之,若阳盛气越而多躁多火,及气虚气短而多汗者,皆不宜用。”《滇南本草》《纲目拾遗》:“烟有毒,中其毒者,煎胡黄连合茶服之。汪东藩《医奥》云,烟毒以黑砂糖和井水服之。”
在中医看来,烟气是一种外来毒气,对人体有直接的毒害作用,破坏人体整体平衡,对其它脏腑带来危害。
有哪些中医药戒烟法
穴位敷贴法:将麝香、藿香、薄荷、甘草、鱼腥草、菊花、枇杷叶、荷叶等中药浓缩提纯,以贴膏形式贴敷于甜美穴(又称戒烟穴,位于列缺与阳溪之间,距桡骨茎突边缘约一拇指之柔软处,有明显压痛之凹陷点)、列缺穴上。
甜美穴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阻断尼古丁与生成多巴胺受体的结合,还可使烟味变苦涩,平时也可自行按压,可以起到调理肺部的作用,且贴敷药物经皮吸收不损肝伤胃。
穴位埋线法:以甜美穴为主穴,配合神门、曲池、足三里,于穴位皮下组织或肌层埋生物蛋白线,能够减轻患者吸烟欲望。埋线刺激较为长久且柔和,可逐渐减轻尼古丁依赖、恢复正气。
针灸法:包括体针、耳针、耳穴压丸、电针、灸法等。体穴选用甜美、足三里、三阴交、列缺、百会、神门、迎香、合谷,以降低吸烟欲望、缓解焦虑失眠并益气扶正;耳穴选用神门、交感、心、肺、气管、口、肝、脾可改变烟草口感,改善戒断综合征,达到戒烟目的。
中药内服法:鱼腥草30克,远志、地龙、甘草、藿香、薄荷各10克,煎汤代水长期服用,可清肺解毒、疏肝利气,降低烟草依赖。
林则徐的“戒烟断瘾方”中,“忌酸丸”是主方,组方如下:西洋参15g,白术9g,当归6g,黄柏12g,川连12g,黄芪10g,甘草10g,陈皮6g,柴胡6g,沉香6g,木香6g,天麻9g,升麻5g,附子6g。
中医药膳助戒烟
根据典籍中描述的烟草辛热有毒的性质,结合吸烟者常见的咳嗽咳痰、胸闷气短、阴虚盗汗的表现,可明确中医药戒烟要兼顾解毒养阴,疏肝行气,兼以扶助肺胃正气,且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可通过服用药膳帮助戒烟或恢复人体正气。
1.山药百合莲子粥:取铁棍山药、兰州百合与莲子(不去心)适量共炖,以达到健脾胃、养肺阴、解湿毒的作用。
2.砂糖炖梨:取砂糖20g,鸭梨2个去皮切块,于适量水中共同炖煮20分钟服用,起润肺解毒的功效。
3.润肺羹:鲜百合30克,鲜枇杷30克,鲜藕30克。鲜藕洗净切成片,与百合、枇杷一同入锅加水煮,将熟时加入适量的淀粉调匀成羹,食用时加砂糖和桂花少许,不拘时食用。具有滋阴润肺、清热止咳的功效。
4.南瓜汁:南瓜正开花时,连根、藤、花、叶及瓜,每次一株洗净捣烂,榨取其汁,分3~4次服。
5.甘草膏:甘草500克,切碎加水100~1500ml,熬成膏状,一次一匙,瘾前开水冲服,一日服2-3次。
中医药戒烟疗法多样,患者需遵循医嘱,尤其是选用中药时,需在专业的指导下保证用药安全,早日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