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就等于用附子吗?刘力红教授这样回答
小编导读
扶阳派大家一定不陌生,作为十分具有特色的中医学派,附子的运用更可以说是特色中的特色。但是,扶阳就等于用附子吗?扶阳的根本原则是什么?看中医名家刘力红教授如何说。
扶阳这一脉中附子很重要,但不等于扶阳就是用附子!现在滥用附子的情况很普遍,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搞清法理。很多时候并非用对药之后的瞑眩,而是不该用而出现的弊端。我在跟师的过程中,师父有相当多的案例都没有用附子。“火神”尚如此慎重,可见再好的方药都要依靠法理相应。
扶阳的理念基于经旨,基于我们所生存的太阳系所遵循的阳主阴从的原则。强调阳乃是强调这个原则,亦是强调在这个原则上“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谐和关系。因此,扶阳便是贯穿这一原则和关系基础上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包括扶阳之生,扶阳之长,扶阳之收,扶阳之藏。附子的应用仅仅是它的部分。
生、长、收、藏既是太阳在一年的运行次第,亦是一月之次第,亦是一日之次第,亦是五脏元真畅通之次第。依此次第为从,从之则治;违此次第为逆,逆之则乱。仲圣“观其脉证,知犯何逆”者,言此也;四逆汤之逆言此也;《四气调神大论》之“逆春气则少阳不生,逆夏气则太阳不长……”亦言此也。
中医之方药乃为病证,故曰方以对病,药为证迁。方所本者气味也,药所本者主治也。知此,则不明气味无以成方,不明主治功用难以用药。又病者所以寒热虚实之谓,所以六经之谓,证者所以由乎见病者也。大抵证易动而病不易动,知病不易动则知方不易动,此盖为良医知病守方之要也。知此亦谓定力也。定力从何来?唯有于理事上磨练。这是功夫,急不得!曾见卢崇汉师治一肾衰肾移植后又复肾衰者,几近半载皆以桂枝法出入,治疗年余,终得肾功能全面恢复。
从师数载,乃感习医之次第,必先见药而后见方,能见方者已为不易,若欲再上一层,必要破方,方堪见法,见法则臻圆通也。祈诸仁者沿此次第步步升进!
另:“排病反应”这个词其实不宜滥用!我亲近卢师多年,很少看到这样的情况,自己的临床过程亦如此。很多所谓的“排病反应”其实是没有严格按照次第治疗的反应。《大学》曰:“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先后就是次第,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而笼统地以一“排病反应”归之,那么就会丧失很多精益求精的机会。请各位同仁三思!
刘力红教授重磅新书
刘力红教授继《思考中医》之后的另一部个人著作。
近年来,刘力红教授从不同角度倡导“做好健康责任人”,并介绍了诸多具体践行方法。在本书中,刘力红教授将其系统整理,以《大学》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次第纲领各文。希望大众能透过对生命的如实认知,通过内(性、心、身)外(天、地、人)“三和”的调适与养护,使生命处于良好的状态。

《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
年代感特种纸 边缘滚色做旧
内文排版疏朗 色调简约大气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刘力红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