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妇科病必知的一味药
小编导读
白芍临床常用,主要功效是养血、柔肝和敛阴,可在多种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柴嵩岩老师是如何在妇科中妙用白芍的。
柴师常提醒学生:白芍是养血药中唯一一味性偏寒的药物,且味酸,这些特点决定了白芍的适应证。同时她也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三种白芍炮制品:一是酒炒白芍,入血分,妊娠禁用;二是土炒白芍,健脾,走中焦;三是麸炒白芍,其健脾作用加强。
柴师认为:白芍在妇科常用的三个功效是养血、柔肝和敛阴。白芍虽归属为养血药,但与熟地黄、当归、阿胶相比,其补血的功效不如这些药物,不是典型意义上的补血药,单纯血虚证中白芍不作为君药,常常是作为臣药或佐药出现。
白芍可养血调经,如经典方四物汤,但在治疗闭经、月经量少及月经周期长的患者时,柴师很少用白芍,虑其味酸,有收涩之性,与病性相违。
若见妇科患者面部有黑斑,柴师多不用白芍,而用柴胡,因黑斑为瘀滞之象,而柴胡一则可以疏解,二则取其上升之性可载药上行。
对于出血性疾病,如崩漏、经期延长、月经量多、月经先期等,辨证阴虚有热者,用白芍,性寒可以清血热以养血固冲,味酸涩可以敛阴以助止血固冲,一药多效。上市成药“葆官止血颗粒”的主要成分即有白芍。
白芍可养血柔肝止痛,对于血虚腹痛效果良好。但柴师在妇科实证的痛症中很少用白芍,仍因其性味酸寒,敛阴作用比较强,而敛会影响气机的调畅。所调不通则痛,不通为其有滞涩,既有滞涩,则不用酸敛之药。朱丹溪亦认为:“芍药泻脾火,性味酸寒,冬月必以酒炒。凡腹痛多是血脉凝涩,亦必酒炒用。然只能治血虚腹痛,余并不治。为其酸寒收敛,无温散之功也。”
跟诊中,柴师诉曾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建国门医院B超室某医生,其因输尿管结石,腹痛难忍,延诊柴师。柴师处方予白芍、生甘草加桂枝,遂排出输尿管结石一枚,直径约0.5cm。方中白芍、生甘草缓急止痛,加桂枝走血脉,调畅气机,柴师谓之“气化”,一缓一推,结石遂排出。

若为缓急迫,柴师用炒白芍,以炒来减缓其酸寒之性。柴师对白芍的“敛”还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认为“敛”意味着“安定和平和”之意,所以在治疗小儿性早熟时,白芍为柴师的常用药之一。小儿性早熟,多因喂养不当,如随意进补,或恣食肥甘厚腻及血肉有情之品,致内蕴生热,暗耗阴液,终至肾阴不足,启动相火,导致天癸早至、第二性征提早出现。
柴师常用旱莲草滋肝肾之阴,白芍敛安动之相火,如《注解伤寒论》所论:“芍药之酸收,敛津液而益荣。”“酸,收也,泄也;芍药之酸,收阴气而泄邪气。”
对妊娠患者,柴师一般不用白芍以养血安胎。白芍具有酸收之性,柴师认为“酸收”是动性,而胎需静养,二者相违背,故不用。柴师认为所谓静,有两个含义:一是妊娠后,不去干扰影响胚胎生长的环境,比如母体的用药、饮食和情绪;二是去除导致胎动不安的因素,如热扰胞宫、肾虚不固等,此时当清热安胎、益肾安胎。
在治疗妊娠腹痛的患者(排除异位妊娠后)时,柴师常用土炒白芍缓急止痛,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白芍有缓解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
【柴师常用量】10g。
名医经验集

《柴嵩岩妇科用药经验》
本书第一章和第二章简单介绍柴师的学术思想、用药原则及特点,这是理解和掌握柴师用药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柴师对临床常用药的分析和讲解;第四章主要总结柴师对妇科常见病、疑难病的用药思路、特点及变化规律;第五章介绍柴师临床参考基础体温变化的用药特色;第六章妇科常见疾病的饮食禁忌及部分常见食物的属性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