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来临,手脚先知!提醒:手脚出现4种表现,或提示你血管堵了
血栓就像是游走在血管内的幽灵,一旦大血管发生堵塞,血液的运输系统就会瘫痪,血液运输系统瘫痪的结果将会是致命的。
更可怕的是,99%的血栓都没有任何预兆,一旦发生血栓,人的身体状况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但正所谓“世界上没有百分百绝对的事情。”在血栓来临之前,身体的手脚也会出现一些征兆。那么,在血管堵塞时,手脚都会出现哪些变化呢?
血栓来临前的征兆
首先,第一种征兆就是腿脚活动性疼痛。

通常的表现就是原来走几千米都没有任何事情,现在反而还没有走几百米,就开始腿疼,这种疼痛可以说是刺骨的。
而这种表现也就意味着支配下肢的动脉出现了阻塞,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立刻治疗,避免因为完全阻塞最后造成肢体坏死而截肢。
40多岁的汪师傅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从事快递行业的汪师傅不久前因为腿脚疼痛,但因为工作忙碌,也就一直没有去医院处理。
谁知,在汪师傅因为发烧在家休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腿上传来了阵阵疼痛,再一看,竟然发现自己的静脉曲张“鼓”起了一大圈,非常吓人。
发现情况不对的汪师傅就赶紧跑到医院检查,最终,医生为他做了一个超声检查,发现汪师傅的静脉里已经形成了一团团的血块,也就是血栓,但好在发现及时,汪师傅的病情及时得到了治疗。
其次,第二种就是腿脚冰凉或者是莫名的脚肿。
70多岁的胡大爷也和汪师傅一样,因为发烧在家休养,虚弱的他基本上没怎么出门,一天都是在摇椅或者是床上休息的。但让人奇怪的是,胡爷爷休养了好几天,身体反而越来越虚弱,甚至还出现了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担心的家人便立马将胡爷爷送到了医院。在就诊时,胡爷爷的一句话引起了医生的注意,胡爷爷说道:“医生,我的腿总感觉胀胀的、痛痛的。”医生一看,发现胡爷爷的两条腿浮肿的程度明显不一样。

最终,医生经进一步检查发现,胡爷爷不仅下肢形成了血栓,就连右肺上的动脉主干都出现了局部栓塞。但好在发现的还算及时,通过急诊手术和积极的药物治疗,胡爷爷最后的病情控制住了,目前恢复的也很好。
再次,第三种情况就是手脚发麻。
当人体血液中出现血栓的时候,人的四肢就会因为供血不足而出现麻木、疼痛的感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突然感到疼痛、有压迫感或者是麻木,就一定要警惕。
最后,第四种情况就是皮肤出现红色条纹。
当静脉血栓形成的时候,你可能会看到一些类似于伤的皮肤变色或者是发红,这时血栓会沿着静脉出现红色条纹,在接触患肢的时候还会感觉到发热。
除了手脚会发出信号外,其他部位也会有预兆。比如睡觉时流口水,很多人都不把睡觉时流口水当成一回事儿,甚至还以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老年人经常在睡觉时流口水,甚至口水还总朝一个方向流,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因为血栓也会造成咽喉部位的一些肌肉功能失调,人在睡梦中就会失去对肌肉的主动控制,这时口水就会流下来了。
与此同时,不时出现昏厥,也是血栓患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状况,每天几乎会发生一次或者是多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考虑血栓的可能。
最后,胸闷也是一种征兆。因为受伤或者是手术等原因长期卧病的病人在恢复期间经常会出现胸闷或者是胸痛的问题。不少老年人就因为年高体弱,长期不运动,卧床静养,也比较容易出现这种状况。
但长期卧病也有很大的危险。比如这时,人体的血液会容易进入高凝状态,继而形成血栓,并且随时都有可能掉落,之后再随着血液进入肺部,而胸闷、胸痛就说明了血栓可能出现在肺里了,这是就需要尽快处理,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
血栓的基本知识
血栓通常发生在血管内壁,当然也有可能形成于心脏或者是脑部血管中。通俗点解释就是,比如人的手指划破了,就会出血,而这些血过一会就会自行止住,伤口处就会形成血块,而这个血块出现在体内,就会形成血栓。
血栓一旦形成,就有可能阻塞血管,导致器官缺血或者是损伤。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及时处理,就会引发很严重的后果,甚至是死亡。
如果患上血栓,也不要慌张。目前我国对于治疗血栓的基本原则一般都是尽可能的改善血栓前状态或者是高凝状态,避免血栓的波及面积不断扩大或者是形成新的血栓。而血栓又被分为动脉血栓疾病和静脉血栓疾病。
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对于动脉血栓疾病,我们一般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利用导管取出血栓或者将部分溶栓药物注射到局部,药物一旦进入体内,就会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然后恢复人体正常血供状态。

如果这种手术对陈旧性血栓患者的效果不明显,也可以尝试用手术治疗开通血栓堵塞的部分。
而对于静脉血栓疾病,一般首选的是药物保守治疗,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以辅助使用手术和介入疗法。
在进行治疗时,患者要注意合理膳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加强锻炼,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从而减少或者是规避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对于药物的选择,一般分为溶栓类药物、抗凝类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
预防血栓的方法
其实,血栓也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预防的。
首先,就从运动方面来说,人在工作、休息的时候,要避免久坐。
长期的久坐不动,最容易引发血栓了。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提醒过如果人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的风险。
90后小伙小谢就曾因为长时间玩电脑久坐不起,最终差点让双腿瘫痪。因为小谢比较喜欢玩游戏,常常会因为玩电脑忘记了时间,而这也导致他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左腿开始肿胀、疼痛,最后更是不敢站立,无法行走。
家人发现后便将他带到了医院治疗,经医生诊断后发现,小谢的左腿主静脉几乎全部被血栓堵塞。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他的双腿静脉都将被血栓塞满,最终导致双腿瘫痪,严重时血栓一旦衰落,甚至还会引起肺栓塞,这将会危及生命。
静脉血栓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它也是一个“隐形杀手”。因此,如果每天因为工作必须长坐的话,就可以通过转脚踝、抬腿、按摩小腿等方法预防血栓。
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转脚踝、按摩小腿的频率,只有把握好频率,才能促进血液运行,避免血脂堆积在血管中。
其次,就是要多走路。走路可以保持人的有氧代谢、增加心肺功能,从而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降低血栓形成的概率。
再次,就是常吃“天然阿司匹林”。像黑木耳、大蒜、洋葱、绿茶等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素,这些对清洁血管有很大的作用。
除了这些食物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然后,就是要保证每天的饮水量,尤其是在发烧或者是运动出汗后,要注意补水,避免出现血液黏稠。
在日常饮食中,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出现血栓的概率更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的时候,一定要减少烟酒,多吃一些低盐低脂、高纤维、清淡的食物,减少对血管壁的一切不利因素。
最后,在日常饮食中,也要注意热量的摄入。因为过多高糖类的甜食,会将体内多余的糖转化成脂肪,并且堆积在体内,这样还会增加血糖、血脂以及血液黏度。
结语
血栓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有些慢性病患者本来就是血栓的高危人群。
血栓来时悄无声息,重则夺命。
更需要注意的是,血栓会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坚持步行锻炼,还要注重日常的饮食习惯,防止血栓形成。
参考资料:
1、《致命的血栓》周菁《健康之家》2023第12期
2、《血栓形成的四个信号》金永健《祝您健康》
3、《血栓的四大信号,早觉察可救命》《本溪晚报》2019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