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70岁,若有这六种表现,说明你的身体还健康硬朗!
前言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到78.2岁。
老话常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古代封建社会,社会生产水平低,医疗水平不高,正常人能活到70岁时是非常难得的。
而如今,我国经济和医疗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活到70岁以上的年纪,对国人来说已经不再是难题。
年龄过了70岁,若有这六种“表现”,恭喜你,你的身体健康硬朗!
健康的六种“表现”
1.坚持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坚持锻炼的好处不言而喻。
在全民健身的思潮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有意识参与运动。
青年人和中年人做一定强度的运动,还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一旦上了年纪,才开始锻炼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60岁往上的老人。

但有一些老人过了70岁,还是腿脚麻利,简单的锻炼也是不在话下。这不仅与自身的体质有关,还跟年轻时坚持锻炼打下的良好基础密不可分。
老年人在锻炼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强度不大的、适合自身体质的运动项目。
(1)垫脚。垫脚可以说是最简单但也最有效的运动,不用耗费过多的体力,随时随地就能做。
俗话说:“树老根先竭,人老腿先衰。”
每天可以尝试垫脚2到10分钟,可以分几次完成。通过垫脚,可以调动腿部肌肉,对下肢的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有效防止肌肉萎缩和静脉曲张。
(2)散步。人上了年纪以后,肠胃消化能力变弱。
吃完饭后,在家休息一会,然后外出散步。散步能够促进肠胃消化,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防止身体的脂肪堆积。此外,户外空气新鲜,眼前美景赏心悦目,心情大好。
(3)广播体操。广播体操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这项活动强度不大,在家里和户外的平地都能做,能够避免户外剧烈活动摔打受伤的风险。
在做广播体操的过程中,四肢和关节都能得到锻炼,也加快了身体的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4)太极。很多老人家都钟爱打太极养生,练习太极有一定的动作要领,练习过程中动作舒缓,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调匀呼吸。
每次打完一套动作,浑身微热,酣畅淋漓。
2.吃的好,睡的香
很多人上了年纪以后,就食欲不振、晚上失眠。而身体健康的老人,往往胃口好,睡眠好。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想起用老将廉颇,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廉颇一顿能吃多少。可见,饭量大了,战力一般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还有,现代社会,老年人在门诊看病的时候,医生最常问的就是:“最近吃饭怎么样?睡眠怎么样?”
由此可见,饮食和睡眠对我们多么重要。
3.生活自理
有一部分老人在60岁就腿脚不便了,年纪再大点,有个别老人甚至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如果老人的生活能够自理,不仅自己活得舒心有尊严,而且也不影响子女的工作。
自己能独立穿衣服、上厕所、洗澡、刷牙、吃饭就可以了,如果能够买菜、做饭、收拾家务,那就更厉害了!
4.呼吸顺畅
很多老人上了年纪以后,经常胸闷气短,稍微运动一下,就气喘吁吁、呼吸不畅。
慢性支气管炎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这是因为心肺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功能不断减弱,对外界灰尘和病菌的防御能力降低。
如果你呼吸顺畅,那说明你的身体很硬朗,再接再厉,继续保持。
5.耳不聋,眼不花
人啊,一旦上了年纪,各种病就容易找上门。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耳聋等让老年群体防不胜防。
如果你70岁了,还是耳聪目明,那就要恭喜你了,这说明你的身体非常健康。
6.排便正常
老人经常有便秘的情况。而每天排便规律且正常,能够说明人体的肠道还算健康,没有发生病变。
如果老人出现便秘的情况,可能与年龄大、饮食缺少水分、肠道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平时可以通过多喝水、清淡饮食、吃香蕉等缓解。
如果情况没有好转,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排查患病原因,及时进行救治。
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老人是社会的财富,他们充满了智慧和人生经验。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希望大家关爱老人、尊重老人。
在当今社会,老年人在大家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年轻子女加大了对家中老人的关心和照顾,政府也为老年人提供了各种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
即便如此,仍有部分老人因为种种原因,面临着经济、生活和心理方面的困难与挑战。
因此,我们应该再接再厉,在日常小事上尊重老人,关心老人。只要这样,才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自身的重要性。
当老年群体的健康得到了保障,对于国家和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老人更加长寿:老人身体健康,没有疾病缠身,一般寿命都很长。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里的老人长寿,是整个家庭的福气和荣耀。
(2)老人衰老减缓: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身体各个器官也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减缓身体的衰老速度。
(3)提高生活质量:当人步入老年后,如果身体无病无痛,那是一种莫大的福气。
不仅可以生活自理,还能参与各种社交和娱乐活动,从而享受较为幸福的老年生活。
保养不当,老人容易得这4种病
1.泌尿系统疾病
相比于中青年,老人泌尿系统出现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规律,人类也一样。
随着人们逐渐步入老年,泌尿系统也会发生衰老和退化,并对老人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
老年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是前列腺方面的问题。
前列腺器官在人体衰老后,体积会有一定的增大。而前列腺又与尿道临近,前列腺肥大势必会挤压尿道和膀胱,导致膀胱储尿的能力下降,尿道排尿不畅,因而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问题。
2.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在发病的早期也是有一定症状的,主要表现在记忆衰退上。
简单来说,患者记忆力不好,刚做的事或者说的话就会忘记。严重的患者,甚至忘了自己是谁,家住哪儿,一出门就找不着回家的路。
这种病症目前仍然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做好预防工作是唯一有效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的做一些需要动脑的游戏或者爱好活动,读书、写字、下棋等等。还可以多参加社区的活动,保持与人交流沟通的习惯。
在饮食上,尽量做到低盐、低糖、低脂肪,清淡饮食,多吃水果和绿色蔬菜。在日常作息上,应保持作息时间规律,不熬夜,早睡早起,勤锻炼。
3.心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患病人群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居多,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研究表明,65岁以后的老年人中约有80%会患心脑血管疾病,其中15%可能会出现突发性临床事件。
如果迈入老年,仍能保持心血管健康无疾病,那就已经完胜大部分人,因为这是很多人羡慕的好体质。
当人患上心血管疾病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眩晕和急性肺水肿的病症。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也很大,当发生血栓时,患者极易出现心肌梗塞,由此导致半身不遂,甚至是死亡的危险。
4.糖尿病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而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减反增。
其实,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生活水平越高、体力劳动越少,患病概率越大。
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体型偏胖,生活条件好,饮食水平高。
糖尿病对人体危害很大,会导致人体视力下降、浑身乏力、抵抗力不足、体内电解质紊乱等。如果不加以控制,不但会引起高渗度昏迷,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控制好饮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将血糖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糖尿病对身体的伤害。
结语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老人是国家的财富。
愿天下所有老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安享晚年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