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女朋友恋爱半年,订婚之际她却告诉我,她为前任打过胎
前言

最近在私信里收到了这样一条粉丝询问,相信大家可能也会有类似的问题,今天就用一篇文章给大家讲清楚“女性打胎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为什么打过胎的女性会受到歧视?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25%的妊娠均以人工流产告终,每年实施的人工流产手术可达5500 万例,其中我国每年人工流产数近1000万,约占全球人工流产人数的20%。
而且,这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还呈现出年轻化、未婚女性比例高且重复率高的特点,可见,女性因为意外怀孕而选择“打胎”的现象并不少见。
像上文中提到的父母介意女朋友曾经打过胎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家庭调解类节目《相亲魔方》就有过这么一期,婆婆不满意儿媳婚前曾流产过,从小两口结婚开始就给儿媳“立规矩”,誓要给儿媳好好调教一下。
在这位婆婆看来,女性婚前打胎就是“不知检点”、“作风有问题”,这样的人是不配进她们家门的,架不住儿子对儿媳一往情深,硬是要娶,这进了门的儿媳就要任她搓圆搓扁才行;这位婆婆表示,不满意也可以离婚,但要求女方净身出户。
图源网络
而在某音等社交app上,关于女性打胎的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有从男性视角出发说无法接受打过胎的女性,也有女性表示她们也看不上打过胎的女性,觉得她们不“纯洁”了,极个别发言称心疼打过胎的女性,愿意与她们结合携手共进。
在医生看来,“打胎”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这种通过医疗手段终止妊娠的方式,是避孕失败的重要补救措施,打过胎并不代表就与“作风有问题”“行为不检点”挂钩。
况且,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观念的进步,“打胎”渐渐成为社会趋势,现在年轻人哪怕已经迈入婚姻的殿堂,也不愿意消耗自己的时间去抚育一个新的生命。尽管可选择的避孕方式有很多,但谁也不能保证可以100%避孕成功,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只能选择打胎。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畏惧别人对打胎的看法,而是把自己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这种趋势反映了当今社会性观念开放许多,但社会经济压力仍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地位的提高与法律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显得弥足珍贵。
面对打过胎的女性,我们更应该给予理解与鼓励,让她们能忘却生理与心理的痛苦,毕竟打胎会对女性产生很多伤害,使她们与没打过胎的女性产生了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生殖系统健康、激素水平和心理因素这三个方面。
“打过胎”的女性和没打过者,有这3点不同
1、生殖系统健康
“打胎”能增加女性患继发性不孕的风险,因为“打胎”手术包括负压吸宫术、钳刮术、中期引产清宫术和不全流产清宫术等,会对子宫内米造成不可逆的机械性损伤,特别是过度清宫或会造成子宫内膜缺陷,危害到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
而根据对多家医疗机构,总计就诊的898例(25~35岁)女性的调查显示,有打胎史的女性与没打过胎的女性相比,继发性不孕发生的风险大大提高,其中有2次及以上打胎经历的女性继发性不孕发生风险的提高更为显著。
此外,年龄较大的女性(≥30岁)以及月经不规律的女性,更易受人工流产的影响,发生继发性不孕。
常见的因为打胎造成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有宫腔黏连、输卵管堵塞、子宫颈机能不全和慢性盆腔等,少数患者还会伴随痛经、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等症状,因此频繁打胎一定会对身体产生巨大影响的,尽量通过科学避孕的方式,减少意外妊娠。
2、激素水平
“打胎”会导致女性体内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有可能会影响到女性生殖功能。“打胎”是通过人为中断妊娠,这一行为可能打破由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完成的女性生殖功能调节过程。
如果,突然终止妊娠,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紊乱,受到影响,女性会出现痛经、停经、月经量少等异常表现。其中,多次“打胎”的女性,内分泌系统会反复出现剧烈波动,继而发生卵巢功能紊乱和排卵障碍,可能出现不孕的情况。
3、心理因素
“打胎”除了会对患者造成生理上的损伤,同样造成的心理损伤也不容忽视。“打过胎”的女性可能面临着内疚感与对生育能力的担忧这一类的心理压力,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可能会进一步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部分女性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觉得自己应该对胚胎负责,在进行“打胎”手术后,她们会产生悲伤与失落情绪,还会对自己未来的生育能力产生担忧,担心流产会影响再次怀孕,甚至后悔“打胎”这一决策,进而产生焦虑情绪。
这种心情持续较长时间后,她们会觉得情绪低落、兴趣缺失,还可能会有失眠、记忆力混乱等症状,这可能导致女性出现抑郁症状。
而在某些思想相对保守的地区,“打胎”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使得女性流产后产生强烈的羞愧感。同时,“打胎”还可能会影响女性与伴侣、家人和朋友的关系,增加其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压力。
以上就是女性打胎后会面临的一些变化,作为伴侣应该站在她们身边给予支持与鼓励,帮助她们早点走出不良情绪,这也有助于再次怀孕。但也要记住,“打胎”不是能解决一切的妙招,面对意外妊娠,预防比解决要更重要。
“打胎”并非一劳永逸,减少意外妊娠,从科学避孕做起
为什么要减少意外妊娠呢?因为妊娠期的子宫内膜较正常子宫内膜来说,基底层更疏松,也更容易受到损伤,“打胎”时可能导致出血或其他并发症。特别是,年轻育龄女性(即年龄≤39岁的育龄女性)正处于生育旺盛期,尚未完成生育,意外妊娠后打胎对身体的伤害会更大。
《女性避孕方法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提到,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为缺乏科学避孕知识,未避孕或不正确坚持避孕,而因为这些疏忽,导致全球每年约有8500万例意外妊娠,非意愿妊娠占比约为40%,其中50%的非意愿妊娠女性会选择打胎。
近年来,性意识逐渐开放,但是大众仍缺乏对避孕知识以及打胎的伤害性的了解,导致大部分人的主动避孕意识较低,临床重复流产率与人工流产率持续走高,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加强育龄期女性的生殖健康教育,指导其选择合适、高效和正确的避孕方法。
调查发现,在发生性行为时,采取安全期避孕、避孕套等低效避孕措施导致避孕失败占31.42%,采取以上几种科学避孕方法,能有效降低非意愿妊娠危害,保护女性生育力。
而且积极的健康宣教对人们的好处不止这些,除了可以让人们学习到更多科学、正确的避孕方法与措施,增强其主动避孕的意识外,还能让人们意识到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从而影响到适龄男女积极、主动地进行避孕,以免人工流产造成体内激素的紊乱,对健康产生进一步的危害。
结语
综上所述,女性“打胎”往往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打胎”后的女性在生殖健康与心理上都会产生较大差别,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影响,应从预防“打胎”科学避孕做起。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理智看待“打胎”,不要因为“打过胎”就带上有色眼镜看待他人,一个人的人品与道德观念不会因为一时的错误行为受到影响,如果实在无法接受,还是与另一半分开比较好,以免因为有根刺扎在心中而影响到以后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