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王阿姨家今天宾朋满座。原来啊,她这几天刚办完退休手续,和附近的几个亲戚朋友小聚一下,庆祝自己光荣退休。

退休后,王阿姨天天过着清闲、安逸的生活,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一个月下来,她觉得一直闲着太没意思了,便打算去附近县市旅游一下,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顺便长点见识

为了稳妥起见,王阿姨报了个旅行团,约好时间,便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在大巴车上,王阿姨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车还没走出多远,王阿姨就感觉头晕、恶心,她赶忙叫来导游,示意对方自己想吐。

导游急忙从包里翻出一个塑料袋,递了过去。过了好一会儿,王阿姨才缓过劲儿来,脸色发白,无力地瘫坐在座椅上。

导游为了安全起见,在征得王阿姨同意后,把她送到了附近的医院。经过问询和检查后,医生告知王阿姨:“您这就不是肠胃问题,只是单纯的晕车而已。”

王阿姨疑惑地说:“医生,我年轻的时候出远门也没晕车啊,怎么到老了反而晕车了?”

医生解释说:“晕车和年龄、体质、所处环境等都有一定关系。您下次出远门,建议您坐小轿车试试,大巴车通风性不好,而且路上走走停停,很多老人都容易晕车。”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个环游全国的梦想,旅途中的美好风景以及奇闻乐事想想就会让我们感到身心愉悦。

但是在旅途中,晕车会让我们感到头疼和恶心,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心情以及身体情况,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晕车呢?

我们为什么会晕车?

晕动症,即晕车病、晕船病、晕机病和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摇摆、颠簸、旋转、加速运动等所致疾病的统称。

晕车,其实是身体对自身运动状态产生错误感知,从而导致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常表现为头疼头晕、恶心想吐、面色苍白等症状。

晕车不会对我们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虽然过程很难受,但在停止乘坐交通工具后,这种症状会得到缓解,去医院时通常挂耳鼻咽喉科进行治疗。

人体通过眼睛、前庭以及身体的感受系统来维持自身的运动状态、控制身体保持平衡

而当人体的不同感受系统对自身运动信息感受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晕动症的各种现象。

我们乘坐交通工具时,就有可能引起内耳感觉器官与其他感觉器官产生对身体不一样的运动信息,从而引起晕车现象的发生。

内耳是控制人体平衡的重要器官。当人体乘坐的交通工具突然改变运动状态时,人体的内耳感觉器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此时就会产生眩晕。

另外,大脑对我们的运动状态往往会过度关注,这就会导致交通工具在行驶过程产生的颠簸、摇晃等行为被过度放大,使我们有了晕车的感觉。

除了上述情况外,在乘坐交通工具时,我们与车辆在一定意义上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人的眼睛不能够观察到周围的环境变化,但是内耳等感觉器官十分灵敏,感受到车动了。

此时,眼睛和耳朵向大脑发出两种自相矛盾的信号,这就把大脑给整迷糊了。大脑误以为身体“中毒”了,从而引起头晕、眼花、恶心等一系列不适症状。

为什么有的人晕车,而有的人却不晕车?

了解了晕车的原因后,一定会有人疑惑了,那为什么我会晕车,而有的人却从来不会晕车呢?

众所周知,人都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这不仅表现在外貌、性格上,还表现在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上,不同人的器官均衡性不同,对外界刺激的感知程度自然而然就会不同。

有些人的内耳对外界的感知并不敏感,因此即使乘坐交通工具,也不会向大脑发出各种运动信号,所以就不会产生晕车现象。

反之,有些人的内耳比较敏感,会及时向大脑传递各种运动信号,就会导致晕车现象。

此外,汽车环境以及司机的开车的技术也会对是否晕车产生影响。

当车内空气清新,通风环境较好,没有明显刺鼻气味,车辆平稳行驶时,往往不会有人晕车。

而坐在通风环境差,气味很难闻以及颠簸的汽车中时,大多数人都会感到头晕。

因此,如果你有晕车的历史,最好选择一名开车技术好的司机来驾驶,而且还要提前把车窗打开一点儿,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使车内始终有新鲜的空气,这样就能够缓解人体晕车的状态了。

除了外部的客观因素外,自身的行为习惯也是影响是否晕车的一大关键因素。

长期熬夜的人内耳感受器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而且过度紧张,容易造成内耳供血不足或者是内耳神经紊乱,引起头晕的症状,从而进一步诱发晕车现象。

因此,为了避免晕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不熬夜,让我们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为什么有的人小时候不晕车,长大后却晕车

很多人会发现,在我们幼儿园等儿童时期,每次坐车时都活蹦乱跳,没有一点儿晕车的症状。

可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坐车时我们就会感到头晕想吐,这究竟是为何呢?

1.头部血液循环不流畅

长大后,我们在不同时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例如:升学、找工作、挣钱等。

这些压力会使我们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且睡眠质量差,这样就会对我们的大脑产生伤害,导致我们的大脑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眼前发黑、头晕目眩。

而这种症状在坐车时会更加明显,表现为晕车的症状。

2.半规管受损

半规管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前庭的后上方,耳部的内耳部分,埋藏在颞骨岩部,分为骨半规管和膜半规管。

在人运动时,它能够感受人体头部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然后维持人的身体平衡,因此当它出现损伤时,我们的平衡功能就会减弱,从而导致乘车时出现晕车的现象。

3.前庭功能敏感

在我们幼儿时期,身体机能以及各项器官发育都不是很成熟。但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会不断发育。

在发育的过程中,前庭功能也会日益完善,逐渐敏感,从而使人在摇晃状态下时出现恶心呕吐、站立不稳、头晕眼花的症状,这样就会导致晕车现象的产生。

尤其是在成长过程中,脑部前庭神经受到过损伤的人,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

如何缓解晕车现象

晕车是一种难受的症状,但这种症状可以缓解,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小妙招。

1.保持正确的坐姿,调整呼吸

在我们乘坐交通工具时,千万不要趴着、躺着或者是靠在椅背上,我们应该坐直,使身体保持直立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够减轻行车过程中晃动对我们身体的影响,进而缓解晕车的状态。

其次,如果乘车过程中发生不舒服,我们可以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帮助身体放松,缓解晕车状态。

2.尽量避免使用手机,眼睛看远方

在乘车过程中,如果将注意力集中在手机上,就会使我们的大脑和眼睛的负担加重,从而使晕车现象更加严重。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把视线放到车窗以外的地方,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晕车的症状。

3.抹风油精

风油精是一种外用中成药,主要成分为丁香酚、樟脑、薄荷脑等物质,生活中可以用于止痒、提神、防晕车等。

因为风油精能够刺激我们的交感神经,使其保持兴奋状态,从而抑制晕车现象的产生。

晕车的时候,在手指上沾少许,按摩一下头部可以缓解晕车现象。注意,不要沾染到眼睛、鼻子和口腔里。

4.口含生姜片

生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儿食材,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它还具有缓解晕车症状的妙用。

因为生姜中含有姜辣素,能够刺激胃黏膜以及胃部的某些组织,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晕车带来的呕吐症状。

结语

总之,晕车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缓解晕车给我们带来的不适感,不必为此太过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