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配酒,说走就走,20岁小伙不信,酒后故意服下整盒头孢酿悲剧
俗话说:头孢配酒,说走就走。

这已经充分说明了头孢和酒同服会产生的严重后果,但偏偏就有无知的人要“挑战科学”,“以身试药”。
近日,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的急救科紧急抢救了一位20岁的年轻小伙子,被送来医院的时候小伙子已经出现了急性休克、急性肾损伤以及肝损伤,还伴随有全身多处骨折。
经过了解,竟然是因为小伙子在和朋友喝酒侃大山的时候,聊起来“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这句谚语,一时上头的小伙子年轻气盛,表示自己不相信,说得也未免太夸张了些。
随后便亲身试验了一番,在朋友离开后自行服用了一盒的头孢,过了大概二十分钟后,小伙子感觉到不对劲了,头晕恶心,看东西都重影了,还出现了幻觉,意识逐渐模糊,导致从楼上失足掉到了下面,被紧急送往了医院。
酒为什么不能和头孢一起服用?
医生一再的强调,头孢和酒是千万不能一起服用的,两者是有我没你,有你没我的关系,但还是会有人不以为然,总觉得没事,轻易的以身试验,一旦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肠子都悔青了也没用。
那么酒为什么不能和头孢一起服用呢?这里面有什么说法?其实原因很简单,如果短时间内同时服用了头孢和酒,那么身体就会发生双流仑样反应,简单的说就是会出现乙醛中毒,而且是急症中毒。
我们都知道,在喝了酒以后,酒精进入我们的体内后会经由肝脏代谢合成乙醛,然后再经过一种叫乙醛脱氢酶的物质分解成为乙酸,再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经由肾脏被排出体外。
而头孢会抑制和减少乙醛脱氢酶的分解,也就是说会阻止乙醛分解成乙酸,那么乙醛就会堆积在体内,从而使得血液中的乙醛含量快速增加,这个过程就叫双流仑样反应。
同时服用酒和头孢的话,症状比较轻的会出现皮肤发红或者是出红疹的现象,程度稍微重点的会出现头晕眼花,心跳加快,心悸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更严重则会出现休克,心梗甚至是死亡。
所以,可能有少部分人在同时吃了药和酒之后,没有太明显的症状,就不以为然,觉得都是在夸大其词,但很有可能就会误导到别人,每个人的体质反应有所差别的。
那么在服用了头孢后,多久可以喝酒呢?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的蔡爽教授给大家解个惑。
如果服用了头孢类的药物,那么要一周以后才可以喝酒,如果是先喝了酒,那么至少要两到三天以后才可以吃头孢类的药物。
这样的间隔时间是较为合适和安全的,那么日常生活中,除了头孢以外,还有很多常备的药物是不能和酒同时服用的,你知道吗?
除了头孢,这些药也不能配酒,同服有风险
第一种:甲硝唑
大家都知道头孢是常用的消炎药,而甲硝唑也是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局部感染的消炎药,尤其是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或者是皮肤有感染的话用甲硝唑效果非常明显。
如果有注意到的话,就会发现医生在给病人开这种药物的时候,会仔细询问病人是否在近三天内有过喝酒的行为,在开了甲硝唑后,也会嘱咐病人吃药的时候一周内都是不能喝酒的。
这就是因为甲硝唑和头孢一样,会和酒精发生反应,引起双流仑样反应,造成乙醛中毒。
第二种:降压药
常见的降压药有利血平、心痛定、硝苯地平等,在吃降压药的同时,如果喝酒的话,容易引起血管扩张,出现血压过低而引起的休克,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这是因为酒精也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抑制交感神经和心肌收缩,能增强降压药的药效,从而引起头痛甚至是休克。
还有一部分降压药与酒精同服的话容易引起血压急剧升高,比如复方降压片。
第三种:感冒药
常见的感冒药中基本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引起的疼痛的药物,而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转化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毒的代谢物质。
这种有毒物质必须要和一种叫谷胱甘肽的保护因子结合才能抵消其毒性,如果过量的喝酒的话,酒精会大量消耗掉体内的谷胱甘肽,导致对乙酰氨基酚的有毒代谢物质无法和谷胱甘肽结合降低毒性,从而使肝脏衰竭的风险指数升高。
第四种:安眠药
眠尔通药物通常也被称为安宁片,常被用来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缓解精神焦虑等症状,主要起到安眠的作用。
此外,像地西泮、三唑仑、巴比妥类等具有镇静催眠的药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抑制呼吸和心跳的作用。
而酒精同样也有抑制神经系统和呼吸的作用,双重作用下可产生双重刺激,会使人变得反应迟钝,昏睡不醒。
呼吸和循环中枢因为收到抑制而出现呼吸缓慢,血压下降,出现休克甚至是呼吸暂停而导致死亡。
第五种:抗过敏的药物
抗过敏的药物中有一种叫苯海拉明的药物,在治疗过敏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由于皮肤粘膜而引起的过敏性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此外,苯海拉明还可以用来治疗晕车,晕船等,主要原理是可以抑制中枢神经,所以,如果在服用这种药物前后喝酒的话,就会加重对中枢神经的控制,很容易出现神志不清或者昏迷的情况。
第六种:治疗高血糖的药物
常见的降糖药物,比如优降糖、降糖灵、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在服用这些药物的时候,是不能同时喝酒的。
顾名思义,降糖药物的作用是加快身体内的葡萄糖的消耗,而酒精同样对我们的血糖有相同的影响,比如我们平时喝酒的时候会有头蒙蒙的感觉,其实就是酒精造成的低血糖。
所以,如果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再喝酒的话,无疑会加重药效,双管齐下,容易引起头晕头昏,心慌出冷汗,肢体发抖等低血糖的反应症状,严重的话甚至会发生低血糖性休克。
第七种:解热镇痛的药物
常用的清热镇痛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主要是通过抑制体内的前列腺素合成来实现清热镇痛的目的,但服用这些镇痛药物的副作用也很明显,容易造成消化系统的损伤。
所以,如果在服用这类药物的同时,大量饮酒的话,酒精也会刺激到肠胃,在药物和酒精的双重刺激下,很容易出现胃痛、干呕等症状,甚至是引起胃溃疡和胃出血的出现。
结语
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一些用药禁忌还是要遵医嘱,谨慎小心的,尤其是一些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一定要控制饮酒量,小酌怡情,豪饮伤身,尽量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