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大户”被揪出,是烟酒的十倍,医生:再不忌口,肠或烂如泥
前言
有人说抽烟酗酒是罹患肠癌的元凶,其实不然,与肠癌息息相关的是我们的饮食习惯,正所谓“祸”从口入,直达肠胃,每天吃什么喝什么,都有可能给肠胃造成影响,而肠子又是食物囤积最久的地方,每一次蠕动都会吸收大量营养和有害物质,这才是导致肠癌的关键。

陕西的张大哥是资深的烧烤爱好者,今年淄博烧烤正火热,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时间去淄博痛痛快快撸顿串,好在张大哥家楼下不久前刚开了家淄博烧烤,吃过的好友都说味儿相当正,跟亲自去淄博吃没啥区别,听得张大哥心痒难耐,当天就呼朋唤友浩浩荡荡撸串去了。

真别说,那热乎乎的肉串往小饼里一夹,要香掉舌头了!老板烤的串儿火候正好,滋滋冒油,还带着恰到好处的焦糊,再撒上孜然辣椒,张大哥自己就吃了三十串,再嘬一口冰爽的啤酒,快活似神仙。
张大哥一连撸了小半月串,直到身体和钱包都撑不住了,他才遗憾的“告别了”烧烤。
起初,张大哥只是感觉大便有点干硬,很难排出,用了点治疗便秘的药物,很快就正常了,但是没过两天,张大哥就开始便血了,排出的大便也是黑黑硬硬,透着血色,张大哥倒是没在意,觉得就是痔疮破了,但架不住家人的软磨硬泡,张大哥还是到医院做了个体检。
拿到检查结果,张大哥傻眼了,他被确诊了肠癌。张大哥拿着结果去找医生咨询,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不抽烟只是偶尔喝点啤酒,为什么就被肠癌找上门?
医生仔细询问了他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发现了罪魁祸首——张大哥爱吃烧烤,网络上一直有传言声称吃烧烤会致癌,这并不是自媒体为了博眼球杜撰出来的结果,烧烤中确实含有致癌物。
烧烤后的食物中含有被世界卫生组织国家癌症研究中心(IARC)认定的一级致癌物——苯并芘,大量摄入含苯并芘的食物,会增加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发病的风险。
实际上想要预防肠癌,并不代表要完全告别美食,只需要少吃或不吃这两类食物就足以起到预防作用,在下文中会为大家揭晓,除了烧烤的另一“肠癌大户”是什么。
“肠癌大户”原来是这两类食物
1、烧烤
有研究机构针对烧烤内苯并芘的含量做了实验,结果发现当烤制温度达到180摄氏度时,烤制10分钟内的食物不含苯并芘,而烤制达到20分钟的食物中会含1.2微克/千克,达到30分钟的食物内苯并芘达到了20分钟的三倍,约为3.6微克/千克。
除此之外,烤制的温度也会影响苯并芘含量。当烤制温度达到230摄氏度时,烤制10分钟的食物中仍不含苯并芘成分,但是当烤制时间到20分钟与30分钟时,食物中苯并芘的含量分别为2微克/千克和5.4微克/千克。
实验证明烧烤时间越长且温度越高,含有的苯并芘含量就会更高,但这都是建立在电烤的基础上,目前市面上仍有不少炭烤的商家,炭烤确实会比电烤多出一分烟火的气味,但更难控制火候,很容易烤焦,烤焦部位的苯并芘含量也会高一些。
2、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就是指肥肉、动物油、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长期食用会造成血脂升高,还会加重肠胃负担,如果没有搭配足量的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一起食用,很容易造成肠蠕动减慢,导致便秘,无法排出。
干燥的大便存留在肠道内部,其中的有害物质就会反复刺激肠道内壁,破坏肠道菌群平衡,然后沉积在肠道内侵蚀肠粘膜,从而导致癌变。
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健康意识与养生意识也在不断进步,已经从被动的保持健康发展为主动养生,但我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人还是经不住诱惑,败给了口腹之欲,喜欢吃各种重口味的美食,时间长了,肠子就悄悄发出了“求救”的信号。
以下几种信号,或是肠癌预兆。
1、大便异常
肠胃疾病一般都会伴随大便异常,这是因为肠癌患者的肠道受癌细胞影响会出现病理性变化,可能导致便秘、便血、拉稀、便意频繁等多种症状,肠癌最早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便血。
肠癌是一种起源于肠道内的恶性肿瘤,当大便经过肠胃蠕动往外排出时,很容易造成肿瘤表面溃烂,血液无法被肠道吸收,就会随着排便一起被排出,就会形成血便或者带着粘液的血便。
2、排便规律改变
许多肠癌患者表示,肠癌早期是很难发现的,就算是有症状也可能会被误以为是肠胃不适,比如他们会有腹泻腹痛或便秘的情况,也有的人会出现大便频繁,肛门坠痛的情况;部分人表示他们的大便形状也出现了改变。
3、肠梗阻
如果肿瘤在体内生长的速度过快,就会掩盖掉部分肠管,导致患者出现肠梗阻,包括但不限于腹胀、腹痛、肠鸣等不全性肠梗阻症状。
当出现肠道梗阻时,腹部摸起来就会胀胀硬硬的,一般能摸到肿块的部位是右侧腹部,那里肠腔空间大,肠壁薄,如果堵塞了最容易发现。
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免疫器官,有“第二大脑”的称号。据统计自2018年起,肠癌就成为我国发病率第三,死亡率第五的恶性肿瘤了,平均每10分钟就会有7人患上肠癌,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增肠癌患者超200万例,死亡人数约80万,而且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加强肠癌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肠癌预防可以从早癌筛查、日常饮食、积极锻炼、戒烟戒酒四个方面做起
1、早癌筛查:年龄在50岁及以上的人群建议每2~3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并定期进行大便隐血检查及肛门指检,有肠癌家族史等风险因素的人群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提高检查的次数。
肠道早癌筛查的首选是结直肠镜,主要是它可以实现肠道的全程检查,一寸寸探索肠道时,能发现局限在粘膜层的超早期肿瘤。
除此之外,对内镜下息肉、腺瘤的摘除和活检,也对于预防肠癌有重要意义,能及时发现病变位置,从而阻止癌前病变的进展。
2、日常饮食:在日常生活饮食中,要注意减少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的摄入,同时减少进食经过腌制、熏制、化学防腐剂处理的食品,以上食物都可增加肠癌的风险;建议多吃蔬菜、水果、粗粮,以补充膳食纤维,促进肠胃蠕动。
3、积极锻炼:体重或脂肪超标也会增大患肠癌的风险。适当运动可降低体脂,还可以加肠的蠕动,减少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在生活方式方面要注意避免久坐,多活动增加肠胃蠕动。
4、戒烟戒酒:长期吸烟、饮酒均为肠癌的危险因素,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多、开始吸烟年龄越小,患病的机会就越大,因此戒除不良嗜好,是降低癌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结语
固然肠癌本身是一种高发的癌症,但是通过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可以降低人们患癌的风险的;如果已不幸患癌,也不用过分焦虑,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癌症的治愈率会越来越可观的,重点是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提高治愈率与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