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姐与丈夫都有晨练的习惯,她习惯在每天晚上临睡前烧一壶白开水,经过一夜的放凉,在第二天出去晨练带上,夏天炎热,放凉的水温度正好可以入口,运动后小口小口喝下去,也给晨练后热乎乎的身体带来了一丝凉爽。

张大姐的儿子今年大二,小伙子的学校暑假时间比较长,他自告奋勇要加入晨练的队伍,也想跟着父母一起多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于是,两口子出门晨练时就带上了这个一米八多的“拖油瓶”,还给张大姐增加了任务量,每天还要多烧一壶水冷着,不然一家三口还要为水“争抢”。

这天,张大姐像往常一样先烧了一壶水倒进水杯晾凉,打算再烧一壶时却被儿子制止了

张大姐的儿子解释说隔夜水里面含有亚硝酸盐,喝多了会有致癌的风险,他们同学前段时间就因为喝多了隔夜水,亚硝酸盐中毒就医了。

儿子建议张大姐,以后可以买几件瓶装水放在家里,出门的时候带上,人在家的时候随时喝随时烧水。

张大姐听完觉得很不以为意,自己跟丈夫喝了一辈子隔夜水,也没见身体出现什么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就是缺乏锻炼,身体素质太差,才会引起这个病,那个病的;再说了,儿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怎么也会轻信这些伪养生文呢?

儿子不好意思的表示,其实他们年轻人也是很注意健康保养的,平时没少看这些养生文增加知识,喝水都是保温杯里泡枸杞,吃饭还要计算营养有没有均衡摄入

当然看这些养生知识,他也是经过多方求证才相信的,像烧开的隔夜水不能喝,他足足看了十多个医生的讲解,还有医生说反复煮沸的水也是含有超标的亚硝酸盐,饮用会有致癌风险。

张大姐听完真的是哭笑不得,儿子放着自己家里两个医生不信不问,跑去轻信那些伪养生,简直就是对她和丈夫专业能力的亵渎,她拍拍儿子,有保持健康的心是好的,但还是不要轻信那些伪养生的好,让她来简单讲讲隔夜水会不会致癌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隔夜水不能喝?会致癌?

相信“隔夜水会致癌”这个说法已经在朋友圈内广为流传了,上到八十,下到十八,都对这个说法深信不疑,为什么这个传言会引起这么的大的震动呢?

夏天天气炎热干燥,不少人都习惯了睡前一杯水,早起一杯水,但起床后烧水很耽误时间,沸水要放置很久才能勉强入口,大家都会在前一天晚上准备好第二天要喝的水,家家户户都是如此,正是因为这样,“隔夜水会致癌”这个传言才会引起这么大的震动。

实际已经有研究证实了,“隔夜水会致癌”是无稽之谈。早前,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团队针对人们担心的水中的“亚硝酸盐”致癌物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隔夜水放了好几天,亚硝酸盐的含量依然符合国家饮用标准,只是其中的细菌含量有明显增加

反复煮沸的水同理,亚硝酸盐含量是有增加,但始终符合国家饮用标准,哪怕是将自来水反复煮沸十次八次,里面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也只有国家饮用水标准的3%,远远达不到致癌的含量。所以,不论是隔夜水,还是反复煮沸的水,都可以正常饮用。

听完张大姐的解释,儿子不好意思的承认,在身体健康这方面还是要听父母的,原来他只想着证明自己长大了,有判断事情的能力,想跟父母科普自己学到的新知识,没想到却闹了笑话。

张大姐与丈夫对视一眼,哈哈大笑,她神秘的说,你知道白开水也有保质期吗?

白开水也有“保质期”

不止张大姐的儿子对这个问题感到迷茫,很多人都不知道白开水居然会有“保质期”,而且这个“保质期”只有3天,这个期限是根据白开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与细菌含量两种数据得出来的。

白开水中含有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包括钙、镁、钾、钠等,有调节人体酸碱平衡、降低血压、舒缓神经的作用,但是这些物质的含量会随着放置时间变长而流失,有研究显示放置24小时后白开水中营养物质含量就会降低50%,放置72小时候会降低90%。

经过高温煮沸的白开水,其中也会滋生细菌,主要是因为空气与容器中的细菌会进入白开水内大量繁殖,在常温条件下放置24小时的白开水,细菌总数会超过国家标准的10倍,而在放置72小时后,细菌数量成倍增长。

出于对我们身体健康的考虑,烧开的水最好尽快饮用完,避免因为长时间放置导致白开水内营养物质流失且滋生细菌影响肠胃健康,可能会有人提出异议,既然白开水存在这么多隐患,喝瓶装水不就行了,一次性的安全又健康,但我想告诉大家,开封后的瓶装水也有保质期。

注意:开封后的瓶装水“保质期”比白开水还短

瓶装水大多是地下水经过多次过滤后直接灌装,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滤工序才能达到可饮用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使用高温煮沸进行杀菌,因此在开封后接触空气中的细菌、粉尘,会更容易造成水源污染

而且喝水时,我们口腔中的唾液也会进入水中,长时间放置,唾液与细菌在水中不断滋生,更容易引起水的变质,瓶装水在开盖后一定要尽快饮用完,减少因为细菌滋生影响身体的风险。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水也要少喝,据传多喝会有致病风险,这是真的吗?医生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听说,以下两种水喝多了都有致病风险?

1、硬水喝多了,或会致肾结石?

某些地区水质较硬,家家户户的烧水壶里都会蒙上厚厚的水垢,多是因为水中的富含钙、镁等多种矿物质,因此就有传言称“硬水喝多了容易得胆结石”,其实不然。

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看,我们生活饮用水中的碳酸钙核计不超过180mg/l ,而成年人的日饮水量通常不超过2l,一天从水中能摄入的钙最多不超过360mg,距离每日参考摄入量800mg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由此可见,正常喝水并不会造成体内钙含量严重超标,导致钙元素囤积在体内,诱发肾结石无法排出。

2、烫水不能喝,喝多了会致癌?

从医学角度看,人的口腔黏膜和食管黏膜最高能耐受45-55℃的温度,再高就可能会烫伤食管,而超过65℃的水就不适合入口了,因此我们在吃饭或者饮水时,最好避免进嘴食物或饮品的温度超过65℃。

平时比较喜欢喝烫水或者功夫茶的人,他们的食管黏膜都会有一定的损伤,而黏膜反复被热水的刺激,不断地自行修复,就容易增加患癌的风险,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高于65℃以上的热饮列为2A级致癌物。

此前在《柳叶刀》期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也证实了超过65℃的热饮容易致细胞损伤,且和癌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我们在日常饮食里还是要注意少吃温度过高的食物,保护好自己的口腔黏膜和食管黏膜。

虽然我们每天喝水,但是如果不注意正确的喝水方式,不仅会让我们喝了等于白喝,还可能会损伤我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