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人们开始注重饮食,“哪种会升血糖,哪种会降血糖”成为人们开始关注的话题,特别是比较容易患糖尿病的老年人或者糖尿病患者。

在超市,你会经常发现,那些阿姨大爷总是会问面包区、甜品区的导购员一个问题,“这些是含糖的吗?很甜吗?”

那么,什么食物会导致血糖上升呢?喝小米粥是会血糖升高还是会降低呢?

喝粥自古就被认为是养生的好方法,为什么如今专家却不建议?

喝粥养生,可以说流传两千多年,《周书》中记载,黄帝时期人们就开始“烹谷为粥”,不过古代的粥精细程度比较低,并不是白米粥,那为什么如今的专家不建议早上喝粥呢?

这个争议最大的时候,是来自张文宏医生的一段话,他说“不要给孩子吃垃圾食品,早餐要高营养、高蛋白,尽量吃鸡蛋、牛奶,早上不建议吃粥。”这里不建议吃的粥,其实指的是白米粥,那白米粥有什么问题呢?为什么不许吃白米粥呢?

事实上,由于早上是一天进食的黄金时段,应该吃比较有营养的东西。而白粥主要成分是淀粉,营养结构很单一,其中含有的膳食纤维、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非常低,只能给人体提供能量和水,而早餐应该是营养丰富的。

加之,大米加水熬制成粥之后,虽然更易于消化吸收了,但在体内转化成血糖的速度也很快,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而且饿得也比较快。

那同样作为粥的小米的营养构成如何?

小米是谷物粮食作物中的一种,有些地区也叫谷子。常见的小米是黄小米,但按照颜色还有绿小米、白小米、黑小米,这几种颜色不多见。

小米是主食界的佼佼者,经常吃小米可以预防消化不良、还可以改善睡眠。而且,小米中含有许多可以控制血糖水平的物质,如抗氧化剂、高纤维、多酚等物质。据21项关于小米的实验结果显示,长期食用小米有助于降低空腹血糖水平。

小米每百克提供热量360千卡,碳水化合物75克,蛋白质9克,脂肪3.1克,热量和含糖量与米面相当,所以可以用同等量的米面和小米交换着吃,比如用25克的大米或25克面粉与25克小米交换。

小米对血糖的影响如何?

其实,在糖尿病人饮食上,要避免陷入一些误区:食物GI不能决定餐后血糖水平,以及摄入食物的量和其GI共同决定食物或膳食对血糖的影响。

GI指的是血糖生成指数;GL是指血糖负荷。GL的计算公式等于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摄入该食物的实际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100。

一般GL值大于等于20,表示血糖的影响大,在10到20之间,则表示血糖影响不大。

以小米为例,小米的GI是61.5。那就能说明糖友们不能吃小米粥吗?其实不然,我们要看实际的含量。

小米粥中一般含有百分之六的小米,碳水化合物含量为七成半左右。我们可以计算出300毫升的小米粥GL为10.38,对血糖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一次食用的量太大的话,显然那个GL值会超过20,那样吃的话,情况可就不太妙了。

因此糖尿病人也不是不能喝小米粥,关键在于控制住量,少喝。

那小米与大米的区别是?

小米的膳食纤维含量高于大米,并且小米中的维生素B1、维生素E、镁、钙等营养素含量是大米的3倍多。维生素B1能促进糖类和脂肪的代谢。

从以上分析来看,糖尿病人吃小米饭比吃大米饭更利于控糖。

以上两种角度,糖尿病人更适合吃小米而不是大米,但是小米的一次性摄入量也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小米粥有好也有坏!因人而异,要注意恰当摄入。

来源网络

一、小米粥有益于安神助眠

小米中的色氨酸含量较高,睡眠比较差的糖友晚上安排些小米做的食物,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睡得香。

小米粥之所以有益于安神助眠,是因为小米中的色氨酸含量较高,而色氨酸会促进调节精神节律,改善睡眠,还有就是前面维生素B1,可以帮助维持和促进胃肠植物神经发挥作用。

二、米粥健胃养胃,但不能忽略小米的寒凉

小米虽是粗粮,但因其富含维生素B1,能维持和促进胃肠植物神经发挥作用,促进胃肠蠕动,再加上小米体积小,故而即便小米是粗粮,也不会对胃肠消化系统造成太大的负担,适量吃一些反而能健胃养胃。

但是,小米本身属于寒凉谷物,对那些胃冷,对寒凉食物耐受能力弱的的患者来说就不是那么适合,如果还把小米粥当成暖胃护胃的食物,可能会适得其反。

胃冷的糖友们在吃小米粥的时候,可以在里面放块姜,这样煮出来的粥就能达到温中散寒的目的。

三、软糯易消化的背后也藏着危险!

长期食用小米粥,可能会导致消化能力下降。为什么?因为小米粥本来就很容易被消化,假如我们长期食用的话,消化系统长期处于这不需要太强消化能力的环境下,它们也就都懈怠了,“摆烂”了!

因此,通常如果我们消化能力较好的话,还是不要长期吃小米粥,又或者可以加一些豆类加小米粥混合煮。

糖友们怎么吃小米更好?

不建议糖友们吃纯小米饭,从营养的角度考虑,单纯一种谷物营养很单一;从控糖的角度考虑,纯小米饭的升糖指数虽然比大米饭低不少,但还有下降空间未被利用起来。

如果糖尿病患者实在想喝小米粥,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控制小米粥的GI值,以及降低血糖升高的速度:

1、粗细搭配,做成杂粮粥

在煮小米粥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粗粮,如糙米或全麦,使小米粥的消化吸收速度放慢,既可以降低GI值,也可以使营养更全面,还可以锻炼增强食用者的消化能力。

2、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一起食用

除了控制小米粥的GI值,还应注意整体饮食的搭配,一定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但可以适当加些蛋白质,发挥蛋白质营养互补的作用。

可以在粥中加些鱼肉、鸡蛋、豆类等,最好是和豆类搭配在一起煮饭或煮粥,也可以用小米面和豆面一起做成发糕吃。谷物中的赖氨酸含量缺乏,而豆类中丰富。

小米和豆类搭配起来的话,豆类可弥补小米赖氨酸的不足,小米可弥补豆类蛋氨酸的不足,实现营养互补,提高蛋白质利用率。两者搭配,不仅营养互补,还能降低升糖指数,延缓餐后升糖。

3、用小米替代部分大米来蒸饭

小米饭GI值不高,但钾、铁、维生素B1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均优于大米。作为主食,即使控制血糖方面没有太大的改善,仍可以获得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早上不喝小米粥,可安排在晚上,不要只喝粥,不吃干粮,不搭配蔬菜。搭配些蔬菜、干粮和肉类,不仅更营养,还能降低小米粥混合餐的升糖指数。

除了小米粥,糖尿病患者还可以适当吃一些粗粮豆类混合粥,像皮蛋瘦肉粥、鱼片粥、艇仔粥、水果粥、青菜粥等用大米作为主料的粥则不建议食用。而粘小米、粘大黄米的消化速度也比较快,也不适合作为煮粥食材。

哈佛曾有研究:每天食用一小碗全谷物杂粮粥,有助于降低9%的心脏病风险,降低5%的死亡风险。

研究人员通过对10万人经过长达14年的随访调查发现,经常食用糙米、麦片粥、玉米等粗粮的志愿者,更好地避开了心脏疾病。

研究这里指的是粗粮粥,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到底应该怎么喝粥呢?

来源网络

粥作为主食,食用的时候建议搭配一些蔬菜,以及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水果等,更有助于膳食营养的均衡全面。

另外,建议煮粥时最好不要放糖、盐、碱等物质,盐分和糖分放多了不利于身体健康,碱则可能破坏粥里的B族维生素。

一些特殊人群要喝粥的话,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特制粥。

①三高患者

糖尿病患者等三高人群,喝粥最好选择升糖指数低的粗粮、全谷物等,可以选择燕麦、黑豆、玉米、红豆等来熬制粗粮杂豆粥,避免加糖或者放入甜味食材。

②胃肠功能比较弱的人

有人认为喝粥养胃,适合胃肠功能弱的人群,但如果长期只喝粥的话,肠胃功能得不到锻炼,也可能会导致消化功能变差。

胃肠功能比较弱的人,要避免吃太多绿豆、红薯等膳食纤维多、难消化的食物,尽量多吃山药、小米等,也可以在粥里加一点杂粮,同时搭配一些蔬果一起食用。

③肥胖患者

肥胖人群,煮粥时可以多放一些容易增加饱腹感的食材,或者含膳食纤维多的食材,像薯类、杂粮、蔬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而且要避免加糖。

成功掌握粥之道,获取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