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不少人沉迷于各类保健品,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更是希望通过服用保健品来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

但是,这些所谓的保健品真的可以“保健”吗?过度依赖保健品不仅不能达到预期保健的作用,反而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比如,62岁的王大爷在感染新冠后,自觉身体抵抗力不如从前了,便吃了大量所谓能“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结果却引发了严重的肝功能损伤,医生建议要住院治疗。

更有甚者,癌症患者苏某,因为盲目听信保健品具有“抗癌”的功效,不听家人劝阻,拒绝去医院,只是在家吃大量的保健品,以致延误了治疗时机,最终病情恶化去世。

像王大爷和苏某这样的情况近年来时有发生,那保健品到底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大家应该怎么正确认识保健品呢?

保健品=药品?

中国保健协会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高达大约2000亿元左右,其中老年人的消费就占了一半以上。

调查显示,约有65%的老年人曾使用过保健品,有近66%的老年人都是因为保健品广告的虚假夸大和推销人员的花言巧语才购买的。

在这些人中,一部分认为保健品是营养品,可以增强免疫力,一部分认为保健品可以治疗顽疾,甚至可以替代药品。

但其实,保健品和药品有着天壤之别,保健品属于食品类产品,它的作用仅仅是辅助保健,起到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而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而药品不同,它必须要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经检验确实能用于治疗某些疾病,这样药品才能上市销售。

不仅如此,两者在生产标准方面也存在差异。药品生产全程要求非常严格,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都有完善的质量控制,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保健品生产标准相对较低,只要一些基本指标能够达标,就可以投放市场销售

然而,一些保健品生产商为了利润,利用老年人对保健品功能认知不清的局面,在保健品包装和广告上标榜夸大虚假功能,将保健品市销为可以治疗疾病的药品,这让不少老年人产生了保健品可以替代药物、治病保健的错误认知。

专家提醒,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注意避开含有“彻底治愈”、“迅速起效”、“纯天然”、“治疗多种病”等虚假宣传的产品。

因为含有这些功效的保健品往往掺杂了违禁药品成分,长期大量使用不仅起不到保健效果,还会对身体造成隐患。

保健品并非万能药,甚至连药都算不上,对于保健品大家还是需要理性看待,平时选择保健品,更是要谨慎购买,千万不要盲目吃偏、吃过量。

更不能把保健品当正餐或者是代替药品服用,正确合理地使用保健品,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保健作用,避免产生反效果。

此外,正确认识保健品的功能并合理使用,老年人才能在享受保健品辅助作用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身体危害。

请务必记住,保健品不能直接治病,也不能替代医生开出的药物,如果出现疾病症状,还是需要及时就医,不能盲目依赖保健品。

 这5种保健品被吹上天,实则却没什么用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各种所谓的“健康食品”也应运而生,然而,这些健康食品并非都是如广告宣传那般“神奇”,有些则直接属于“忽悠”。

有相当一部分的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食用像鱼油、蛋白粉这样的保健品来强身健体,小编还买过蛋白粉呢,曾经还是黑枸杞的忠实粉丝。

但其实长期食用这些东西,很有可能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从而诱发功能性的损伤尤其是以下这5种保健品。

1、黑枸杞

黑枸杞被誉为“软黄金”,宣称其花青素功效卓著,但其实黑枸杞的花青素含量并不高,与红枸杞相比,仅略高一些。

其实很多紫黑色的蔬菜水果如茄子、葡萄、桑葚等都含有花青素,想要补充花青素,根本不需要非吃贵价的黑枸杞,花青素作为一种抗氧化成分,虽然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并非像广告那样神奇。

2、葡萄籽胶囊

吃葡萄时,许多人会把葡萄籽吐掉,不知它们含丰富的黄酮类抗氧化成分。确实,一些初步的试管实验表明,葡萄籽提取物可以一定程度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并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但这只是体外实验结果,能否在人体内达到同样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即便有效,也需要大剂量才能起到作用,仅仅吃几粒葡萄籽恐怕很难看到功效。

3、酵素

酵素曾一度风靡,各类营养品公司竞相推出酵素产品,大肆宣传其可排毒、美容、减肥,但事实上,酵素只是一种蛋白质的大分子。

当这种大分子进入胃肠道后,很快就被消化酸性环境分解,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生化活性,自然也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

但却还有人花高价购买这种毫无疗效的产品,可以说完全是被商家的营销手段给忽悠了。

4、鱼油

鱼油在各大保健品专柜一直大热卖,也许很多人认为鱼油对身体十分有益,但其实,直接吃鱼可能比吃鱼油更加实在。

因为鱼不仅含有丰富的DHAEPA等人体必需的omega-3脂肪酸,还含有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脂肪酸比例也更科学健康。

而鱼油的提取和提纯过程无法保证效果,其中的活性成分可能流失很多。

5、蛋白粉

近年来,蛋白粉被一些健身达人和营养品商家大肆宣传,声称吃蛋白粉可以帮助增肌,甚至很多普通人也开始补充蛋白粉。

但其实这完全是不必要的,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仅需1克左右的蛋白质即可,这个含量通过日常平衡膳食就可以轻松满足。

所以如果没有特殊需求,实在没有必要额外购买贵价的蛋白粉补充。

结语

“是药三分毒”,药不可以乱吃,保健品也是如此,我们不能被商家的虚假宣传和夸大广告词所迷惑。

应该理性看待这些所谓的保健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坚持均衡膳食和适量运动,才是最科学最经济的保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