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这种理疗方式在近几年特别受欢迎,不止是中老年人,还有很多年轻人也热衷于拔火罐。

一个个小小的火罐,吸附着人体内的寒气湿气,当火罐拔下来的时候,身上就会留下圆圆的一圈印记,有的人颜色特别深,发紫发黑,有的人印记颜色则比较浅。

很多人就以拔完火罐后的印记来判定体内毒素的多少以及湿气的程度,颜色越深,就代表寒气越大,湿气越重。

这种说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并广为流传,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拔罐吸出来的淤血是身体内的毒素吗

小王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会感到身体酸痛无力,同事就建议他可以去试试拔罐治疗,据说可以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效果可好了,小王觉得可以试一试,就去了附近的一家按摩店进行拔罐。

按摩师先在小王背部皮肤上涂抹一层薄薄的润滑油,然后点燃一个个小火罐,将其倒立贴在小王背上。

过了一会儿,按摩师用力将火罐从小王背上拔下,发出“噗”的一声,小王感到背部皮肤有点疼。

按摩师让小王看看拔下火罐后留在皮肤上的痕迹,是一个个紫红色的圆圈,颜色还比较深,按摩师说这都是经过拔罐排出来的体内的毒素。

小王觉得有点疑惑,就问起身边的朋友,朋友告诉他,这些淤血痕迹其实并不是体内的毒素,主要是拔罐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所致。

那么为什么每个人的颜色会深浅不一,有所区别呢?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个体的皮肤有所差异,有的人皮肤较细嫩,毛细血管较脆弱,容易在拔罐过程中破裂,有的人皮肤较粗糙,毛细血管比较粗壮,不易破裂。

其次和操作也有关系,拔罐师的技术和力度不同,导致皮肤破裂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负压越大,破裂可能性越高。

再者和留罐时间也有关系,留罐时间过长,皮肤受压时间越久,破裂的可能性也越大。

最后拔罐的身体部位不同,也会有所差异,人体不同部位皮肤和毛细血管也不相同,破裂程度也会有差异。

因此,拔罐淤血的颜色深浅并不能完全代表体内毒素的多寡,专家提醒不能过于迷信拔罐的疗效,有些疾病仍需要找专科医生诊治,不能自行判断。

小王听了朋友的解释后,明白了拔罐淤血并不是毒素溢出的表现,他决定下次找正规的医院做拔罐,并对治疗效果保持谨慎态度,不能轻信广告的误导。

拔火罐的这4大误区,你了解吗?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像小王这样对拔火罐存在误解的人不在少数,那拔火罐的这几个误区,大家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第一,拔完火罐就急着去洗澡,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人觉得拔完火罐后皮肤有点发热发红,洗个澡可以舒服点。

但实际上,拔完火罐后皮肤血管处于充血状态,毛孔也处于张开状态,如果立即大量用冷水冲洗,很容易造成血管痉挛,引起头晕头痛,严重者可能晕厥。

正确的方法是等待1-2小时后再进行温水淋浴或澡,水温要比平时略高一些,以免皮肤过敏。

第二,可以在身体任意部位随意拔火罐,例如有人觉得胸口不舒服,就要在胸口拔火罐。事实上,胸口正中间的心脏区域决不能拔火罐,否则可能引起心悸、心动过速等问题。

此外,存在皮肤溃疡、严重糖尿病等情况的部位也不能拔火罐,否则会引起皮肤的二次感染。特别是孕妇,需要避开腹部和腰部的穴位,以免触发流产。

第三,认为留罐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个别人为了追求效果,会将火罐留在同一部位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

殊不知,过长时间的拔火罐会使局部皮肤出现水泡,不仅严重损伤皮肤,还极易引起皮肤的菌落感染。

标准的拔火罐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为宜,老弱者可适当缩短至5分钟左右。

第四,认为火罐疗法可以治百病。的确,火罐疗法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腰痛、关节痛、感冒咳嗽等多种症状。

但是也不能盲目追求镇痛效果,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否则可能会掩盖某些严重疾病的症状,影响及时就医。

火罐疗法虽然疗效显著,但也需要规范操作,避免上述误区,正确使用这一传统疗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拔火罐的禁忌及正确操作方法

拔火罐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它通过在皮肤表面产生负压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功效。

但是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拔火罐的禁忌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第一:拔火罐并不是适用于每个人

1. 体质虚弱者忌用

体质虚弱,如身体瘦弱,体力不支,容易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的人,最好不要拔火罐,因为拔火罐本身就有一定的刺激性,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

2. 心脏病和严重贫血患者忌用

心脏病和严重贫血患者,心肺功能比较差,对激烈的疼痛刺激可能难以承受,不适合拔火罐疗法。

3. 妇女月经来潮期和孕期忌用

妇女月经来潮期腹部血流量增加,皮肤敏感,不宜拔火罐,否则可能会引起月经不调。而孕妇腹部皮肤绷紧,血液循环变化较大,也不适合拔火罐。

4. 皮肤有破损或疥疮等传染病忌用

皮肤有破损或各种传染性疥疮的部位,极易因拔火罐造成感染扩散,应该避免拔火罐。

5. 其他严重疾病忌用

如肺结核、癌症晚期、脊柱骨折等严重疾病,由于本身病情复杂,不宜采取拔火罐疗法。

第二:拔火罐的正确操作方法

首先应该选择肌肉丰满的部位。

最好选择背部、腿部等肌肉较厚实的部位拔火罐,皮肤比较平整有弹性,不易出现皮下出血等情况。

其次是皮肤要清洁消毒。

在拔火罐前,用75%酒精对皮肤进行仔细擦拭消毒,并让皮肤自然风干,同时也要保证拔火罐师的手清洁消毒。

再者就是留罐的时间要适当。

一般来说,留罐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为宜,如果时间过长,容易在皮肤上造成水泡,反而会延长恢复时间。

还有,拔罐后要注意保暖。

拔罐后至少2小时内不可洗澡或进行大运动,因为这时候的毛孔已打开,马上洗澡的话很容易感冒,若不小心起了水泡,可以用消毒针刺破水泡,然后外涂消炎药物。

最后就是不可过于频繁拔罐。

同一部位拔火罐的间隔时间要在1-2周以上,之前的拔火罐红痕还未消退时,不可再次拔罐。

要遵循以上的注意事项,才可以让拔火罐的功效最大化,避免出现皮肤感染等意外情况,现在有很多人都自己在家进行拔火罐的操作,掌握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才是进行拔火罐疗法的基础。

结语

拔火罐虽能缓解压力,但需谨慎使用。

在盲目追求养生保健之前,我们更应该关注身体本身的需求,健康不该只局限于某种治疗方法,而应该是一种全面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