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0岁的张叔频繁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就医检查后,医生诊断张叔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过高。

张叔在网上了解到胆固醇是“万恶之源”,不仅会导致肥胖,更会堵塞血管,引发脑梗塞等严重疾病。

为此,张叔开始从严控制饮食,几乎完全戒绝了肉类,甚至连鸡蛋也不敢碰,两个月后,张叔再次检查血脂,虽然指标有所下降,但面色明显憔悴,体重也下降了不少。

医生诊断张叔存在营养不良状态,建议张叔不要盲目戒绝所有动物性食品,而要区分哪些应多吃、哪些应少吃,张叔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调整不科学的饮食方式。

胆固醇的两面性:既能做好事,也会做坏事

其实,在很多人看来,胆固醇就是“大恶魔”,坏到了极点,但事实上,胆固醇也不是绝对的“坏家伙”,它也可以在人体内发挥一定的正面作用。

医学研究表明,胆固醇可以为人体细胞的正常活动提供辅助调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在正常范围内,胆固醇可以帮助血液保持流动性,不会过度黏稠,因此,适量的胆固醇对身体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但也不能否认胆固醇的负面影响,过量堆积的胆固醇会导致血液黏度升高,流动速度降低,最终诱发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等“杀手”。

所以,胆固醇可说是既能做好事,也会做坏事,那我们应该如何明确胆固醇的好坏之分呢?

专家指出,根据载脂蛋白的不同,可以将胆固醇分为两大类:一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二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其中HDL胆固醇能够帮助人体从周边组织将过剩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再通过代谢或胆汁排泄出体外,起到清除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好胆固醇”。

而LDL胆固醇则会将胆固醇送入动脉,容易导致过量堆积,因此被称为“坏胆固醇”,但HDL水平过高也会存在一定风险。

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当HDL水平过低,也就是小于40mg/dL或过高,也就是大于80mg/dL的时候,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都会显著升高。

另一项研究也指出,HDL异常还会增加感染风险,尤其是肠胃道感染和细菌性肺炎,因此,HDL水平保持在40-60mg/dL之间最为理想。

综上所述,胆固醇可说是个“双面人”,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和把控其在体内的代谢途径。

合理控制饮食和生活方式,区分好坏脂蛋白的差异,既可获得胆固醇的益处,也可避免其危害,这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意义重大。

张叔的经历也启发我们,对待身体健康问题不能走极端,而是要准确合理地找出问题的症结,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虽然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越来越多的科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

然而,仍有部分食物需要警惕,因为它们含有大量胆固醇,长期过量摄入,会增加得脑梗的风险。

不想得脑梗,饭桌上这4种食物要远离

第一,皮蛋是一个看似无害的食物,但每100克就含有高达600毫克的胆固醇,经常食用会导致血管内脂肪堆积,形成“定时炸弹”。

皮蛋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盐、碱等腌制剂,这使得蛋黄中的胆固醇大量析出,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皮蛋中过量胆固醇的长期摄入,极易导致血管阻塞。

第二,啤酒也不可大量饮用,虽然啤酒度数不高,但其热量极高,主要来源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糖分。

啤酒中的苯乙醇还会溶解血管内脂肪,导致脂肪释放过量,间接升高胆固醇,此外,长期饮酒也会影响血管弹性,血液流动变慢,血管堵塞风险增加。

第三是动物内脏,包括猪心、猪肝等,每100克分别含有158毫克和368毫克胆固醇,属于“胆固醇大户”。

这是因为肝脏等脏器本身就合成和储存了大量胆固醇,如果经常食用,胆固醇摄入过多,也会导致血管内胆固醇沉积。

第四,即便是补钙首选的骨汤,也存在胆固醇过量的隐患,骨头炖制过程中,骨髓和肉质组织中的胆固醇会溶出,虽然钙含量不高,但胆固醇可达饱和脂肪的5倍,长期过量饮用骨汤,反而可能引起肥胖和动脉硬化。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搭配,控制好这些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中老年人尤其要谨慎,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胆固醇以不超过300毫克为宜。

做好这4件事,稳住身体内的胆固醇

如今,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肉类、快餐、糖果零食成为不少人餐桌上的常客,这无形中增加了反式脂肪、糖类的摄入。

如果长期维持这种饮食结构,势必会导致体内胆固醇的积聚,那么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积极而又轻松地做出调整,让胆固醇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呢?

首先,我们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减少动物油脂的摄入量,动物油脂和反式脂肪是提高胆固醇的大忌,尤其要注意少吃动物内脏和大脑等高胆固醇食物。

作为替代,可以适当增加欧米伽-3脂肪酸的来源,如深海鱼类、核桃、花生等,这些食物不仅美味,而且有助于降低体内的“坏胆固醇”。

其次,坚持适量运动,对控制胆固醇非常重要,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帮助身体快速代谢和排出胆固醇。

专家建议,每周运动总时长保持在150分钟左右,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工作之余,可以选择健身房训练,也可以选择爬楼梯、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

无论选择什么运动形式,保证有规律性和适量性,都将大大减少胆固醇的积聚。

再者,我们要重视水分的补充,充足的饮水量,可以帮助身体各项功能正常运转,减轻胆固醇对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如果不习惯直接大量饮水,也可以通过吃水果和蔬菜来获得水分,西瓜、芒果、莴苣等都含有丰富的水分,建议成人每天的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最后,要重视体检,特别是中老年人群,20岁以上的成人,最好每5年检查一次血脂,而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要增加检查频率,定期监测胆固醇指标,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

所谓“病从口入”,生活中有许多小的调整,就能够帮助我们控制胆固醇指标。

你还有哪些可以稳定胆固醇的经验,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