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含一级致癌物,伤肾还致癌?折耳根还能不能吃?告诉你答案
前言
鱼腥草,又名折耳根,被称为南方的“命根”,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
喜欢吃鱼腥草的人,觉得鱼腥草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几天不吃它就难受。
而不喜欢吃鱼腥草的人则是嗤之以鼻,闻一下都难受,更别说是入口了,只要是有鱼腥草的菜都难以入口。
基本除了云贵川,其他地方的人都很难能接受这种食物,因此,鱼腥草在食物品类中并不是很受欢迎。
不仅如此,近来更是盛传鱼腥草伤肾致癌,让那些钟爱鱼腥草的爱吃者惶恐不安,既爱又怕怎么办呢?

这个让几家欢喜几家愁的鱼腥草到底是什么食物?又为什么会流传着吃它会伤肾致癌的传言呢?那么鱼腥草还能不能吃了呢?
味道怪怪的鱼腥草
鱼腥草的名字最早见于《名医别录》中,描述其为:“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为鱼腥草”。
鱼腥草是南方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肴,人们经常把鱼腥草凉拌或者是炒着吃,还有人直接用鱼腥草泡水喝。
鱼腥草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可以帮助身体补充各种营养,而且,鱼腥草中的多种成分还可以抑制人体中的多种病菌活性,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
不仅如此,鱼腥草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中药材,它的药效也是非常显著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把鱼腥草和瓜蒌皮、仙茅根、桔梗、冬瓜子一起熬制成药,对治疗肺脓疡、咳吐脓血有显著的疗效。
此外,鱼腥草对于治疗咳嗽、肺热等也有明显的疗效,医书中有记载将鱼腥草和桔梗、冬瓜仁、芦根等中药一起熬成汤药,口服就可以起到有效的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功效。
将鱼腥草和贝母、黄芩、桑白皮等中药熬水服用,就可以起到清肺热、止咳化痰等功效。
总之,鱼腥草虽然味道很刺鼻,但是在南方,还是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的。
但是,此前网上流传的一篇名为《Science子刊:鱼腥草等中药含致癌成分,国外早被禁,中国人还在吃》的文章,却指出常年食用鱼腥草可能会患上癌症,这是怎么回事呢?
鱼腥草伤肾致癌的原因
说到鱼腥草致癌,就不得不提到马兜铃酸,这是一种在十多年前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的物质。
人们如果长期接触马兜铃酸的话,就会有致癌风险,然而,让人大感意外的是,网上有不少言论称鱼腥草中也含有马兜铃酸这种致癌物质,那这鱼腥草还能吃吗?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先知己知彼,了解这个马兜铃酸是个什么东西。
马兜铃酸是一种主要存在于马兜铃属植物中的物质,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有机酸,比如像细辛、广防己、关木通以及马蹄香等这些中药中都含有这种物质。
最早的时候,人们只是发现马兜铃酸会给人体肾脏带来威胁,从而引发健康问题。
2003年,有科学家在研究了马兜铃酸和癌细胞后,认为马兜铃酸还可能会引起特定的基因突变,进而诱发癌症。
后来在2007年的调查中发现,在抽取的患者样本中,有近一半的癌变都与马兜铃酸导致的基因突变有关。
只是,该调查中只能看出马兜铃酸和癌症之间可能是存在一些联系的,并不能真正坐实马兜铃酸会引起癌症的言论。
直到2019年,我国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小白鼠进行了一次实验,结果表明,小白鼠体内的马兜铃酸含量越高,患上肝癌的概率也就越大。
在这样的结果证明下,基本就直接断定了马兜铃酸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其实,马兜铃酸是一种肾毒性物质,当它进入人体之后,在代谢时难免会来到肾脏肝脏,但其强烈的毒性会导致肾脏部分细胞的坏死,进而引发人体肾功能的衰竭,或者引发一些慢性肾病。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除了说鱼腥草致癌外,还会说它伤肾的原因所在,那既然马兜铃酸这么可怕,那我们不去接触不就好了吗?
然而,不少人却表示,在云贵川人民喜爱吃的鱼腥草中,竟也含有马兜铃酸这种可怕的物质,进而传出了不能再食用鱼腥草的言论。
但其实,鱼腥草和马兜铃酸并不同属于一科植物,马兜铃酸普遍存在于马兜铃属植物中,而鱼腥草则是属于另一种三白草科植物。
两者可以说毫无关系,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物种。
其次,有研究发现,鱼腥草中确实含有一种物质,叫马兜铃内酰胺Ⅱ,这种物质和马兜铃酸代谢后生成的马兜铃内酰胺Ⅰ有着巨大的区别。
虽然两者名字相近,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性质也不尽相同,所以,也就此被不明所以的人所混淆,传出了鱼腥草中含有马兜铃酸的不实言论。
除此之外,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也对鱼腥草进行过彻底的检测评估,结论证实,鱼腥草并没有任何的致癌性。
所以,大家可以完全放心的吃自己喜爱的鱼腥草了,而且很多网友还表示,自己从小喜爱吃的鱼腥草还有消炎止痛的作用,比去医院看病吃药还管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鱼腥草真正的功效
鱼腥草从古至今便是常备的药材,它的功效作用于各个领域,在各类医书上也都有记载,如今更不应该被忽视。
第一是鱼腥草具有抗菌作用,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对流感、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是因为鱼腥草中有一种黄色油状的成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此外,鱼腥草中所含有的槲皮素、槲皮甙及异槲皮甙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抗炎作用,能显著抑制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亢进,因而鱼腥草对于肺炎、咽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以及阴道炎、尿道炎、慢性宫颈炎等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被称为天然的抗生素。
第二是鱼腥草还可以用于治疗疥疮、湿疹、痔疮等皮肤疾病,可以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皮肤组织再生能力,促进伤口愈合,以及促进红皮病和银屑病的好转等作用,这是由于鱼腥草中的蕺菜碱这种成分有刺激皮肤发泡的作用。
第三是鱼腥草能起到利尿通淋的作用,用鱼腥草提取物灌流蟾蜍肾或蛙蹼,能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液流量以及尿液分泌,从而具有利尿的作用。
第四是鱼腥草能增强人体免疫力,鱼腥草中的鱼腥草素可提高人体内的WBC吞噬能力,有效提高血清备解素的含量,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此外鱼腥草对感染性病的治疗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鱼腥草还被国家纳入了《实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中国药典》之中,认为它是药食两用的植物,对人体健康作用非凡。
虽然吃鱼腥草有这么多的好处,但凡事过犹不及,吃鱼腥草,也要注意方法。
鱼腥草虽好,但也不能贪吃
所谓“是药三分毒”,鱼腥草药性偏寒凉,在食用时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一、鱼腥草性寒,具有清热的作用,本身体质虚寒的人,比如经常出现畏寒、面白、舌淡、虚胖、手脚冰凉等这些症状,不易多食,尽量避免食用,以免体寒的情况加重。
二、肝功能不好的人不宜食用,鱼腥草是药材,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毒性,在食用了鱼腥草后,肝脏会发挥解毒功能,使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内。
如果肝脏功能不好的人,就要避免食用鱼腥草,以免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身体不适。
三、孕妇不宜多吃鱼腥草,如果女子怀孕以后出现上火、咽痛、牙龈肿痛这些情况的话,可以适当吃一些鱼腥草来缓解症状,比如将鱼腥草泡水喝或者熬汤喝等都可以。
但是,平时正常的情况下还是少食或者是不食用鱼腥草,以免使身体寒凉加重,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对胎儿产生影响。
尤其是孕早期,胎儿发育得还不稳定,尽量避免食用鱼腥草,以免引起呕吐、恶心等症状,对胎儿的发育不利。
结语
食用鱼腥草虽然不会致癌伤肾,还有众多的好处,但是吃多了也会过犹不及,长时间食用或者过量食用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引起腹泻腹痛等情况的发生。
所以,如果身体出现不适,还是要在中医的指导下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而且要保证均衡饮食,充足的休息,才是保养身体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