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猪肉是癌症高发的“罪魁祸首”?为了家人的健康,不妨了解一下
前言
56岁的老王是个妥妥的“素食主义者”,他从小就不喜欢吃猪肉,原因很简单,小时候家里穷,吃不起肉。等后来有消费能力了,他又听说养猪场的猪是吃饲料长大,吃起来不健康,这更加坚定了他不吃猪肉的决心。

可老王的老伴却恰恰相反,她从小就喜欢吃肉,现在更是每天都要吃猪肉。按照她的说法,以前条件差,吃不起肉,现在条件好了,可不就得好好享受享受。为此,夫妻俩没少在吃饭方面犯难。为了吃饭“不打架”,老王经常炒两份菜,一盘荤菜,一盘素菜。
就这样,两人在餐桌上和平共处了几十年。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又让两人的分歧再一次摆到了台面上。
原来老王前段时间,添加了几个中老年人的养生群。他看到好几个群里都发了“吃猪肉会致癌”的文章,文章说的有鼻子有眼。老王也非常认同文章的观点,就把文章转发给老伴看,老伴看后不以为然,她觉得中国人吃猪肉几千年也没事,不能因为几个患癌的个例就不吃猪肉了。
那么,老王和老伴谁的做法更对?网上关于介绍“猪肉致癌”、“红肉吃多了会致癌”的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其实,早在2015年,红肉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A类类致癌物。消息一经公布,引发人们的广泛讨论,现如今,大家都是“谈癌色变”,毕竟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
以前总以为癌症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殊不知,有些疾病与人们的日常饮食有关。要知道,我们日常吃的猪肉属于红肉的一种,那么,我们日常吃的猪肉真的会致癌吗?

猪肉消费量稳定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禽肉食品的需求量增加,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饮食健康这方面。而猪肉作为国民最钟爱的肉类食品,它的消费量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俨然,猪肉成为了大众美食。对于无肉不欢的人来说,可以一顿不喝酒,要是一顿不吃肉,日子都变得难受。
因此,对于如何吃猪肉,吃货们深谙其法,可谓是花样众多,不管是炸着吃,煎煮烹饪,都可以满足人们对猪肉美味口感的追求。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猪肉虽然吃起来美味,可是吃得多了,各种疾病也会找上门来。
有人认为,癌症和吃猪肉有关。因为猪肉属于红肉,会致癌,这说法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真的是这样的吗?
癌症高发,和猪肉有关?
1、什么是红肉和白肉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红肉和白肉,两者有什么区别?
我们平常吃的肉类分为红肉和白肉两类。
在颜色上,红肉,顾名思义就是外表为鲜红或者暗红色的肉类,而白肉则是指肉眼看上去是淡黄色或者嫩白色的肉类。
在营养学上,红肉通常是哺乳动物的一部分,拥有较高的脂肪含量,比如我们平常吃的猪肉、羊肉、牛肉等。而白肉,是指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肉类,比方说,禽类,鸡鸭鹅、海鲜虾蟹这些。
2、这样处理猪肉会产生致癌物,你中招了吗?
虽然说猪肉属于红肉的一种,但是并不是说猪肉会致癌。专家表明,不适当的加工处理保存猪肉的方式,才会导致猪肉产生致癌物。
很多喜欢吃猪肉的人,会喜欢将猪肉煮得软烂,做成红烧肉,口感肥而不腻,备受吃货们喜爱。他们认为,猪肉煮得越久吃起来更美味。实际上,猪肉不是煮得越久越好,相反,还会有害身体健康。
有的研究表明:肉类食物在200℃的温度下,其中蕴含的氨基酸、糖和无害化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芳族胺基。它含有12种化合物,里面有9种有致癌的作用。
另外,也有专家表示,如果用火锅长时间烧煮肉类食品,也会产生致癌物质。比如说,在火锅中放入内脏、鱼肉、猪肉这些食品,长时间高温烧煮,会释放胺类物质,这种物质和亚硝酸盐结合,会形成亚硝胺这个致癌物质。
而且,烟熏、烤制猪肉,会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质。
3.增加患病风险是因为吃太多猪肉
《国际医学杂志》里面有说到,每天吃超过含量为100克的加工过的猪肉,就会有患病的风险。例如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癌症。
在英国,有一个对50万人的实验,是关于人们摄入红肉、加工肉的数量对患病的影响,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发现如果每天多吃含量为50克的加工过的红肉,那么患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16%,糖尿病则是增加21%。
因为加工过后的食品,里面含有大量添加的油、盐、糖等添加剂,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加速心脏血管硬化。
专家建议:猪肉这几个部位,要少吃
有人说,猪肝、猪肠、猪的内脏要少吃。其实这样说并不是正确的。
虽然说,猪的身上都是宝,但是猪的身上,要少吃的是下面提到的这几个部位。
1、猪的肾上腺
猪的肾上腺又被称为“小腰子”,它具有分泌腺体的功能,是猪的代谢器官。它蕴含大量的激素和垃圾,女性长期食用,会导致月经紊乱。而且,猪的肾上腺属于高胆固醇食品,一些三高人群,要将其列入饮食黑名单。
2、猪的淋巴结
猪的淋巴结,也叫做花子肉,在猪的全身都有。看起来就是颜色淡黄色的疙瘩。猪的淋巴结其实是猪的免疫器官,它里面有各种细菌,所以可能含有致癌物,食用会导致中毒或者感染疾病。
吃猪的淋巴结还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特别是没有经过检疫的猪淋巴结,很可能来自病猪,病猪身上会带有各种人畜共患的疾病。另外,它在烹饪中很难清除干净,最好不要食用。
3、猪的甲状腺
猪的甲状腺是在猪的喉头附近,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栗子肉”。它里面含有大量的甲状腺激素,如果吃了没有剔除干净甲状腺的猪肉,会出现恶心厌食、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
如何健康地吃猪肉?购买猪肉?
1、如何健康地吃猪肉
有一说一,猪肉作为我们日常消费的肉类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如何健康地吃猪肉,想必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建议大家注意好以下几点:
(1)控制好摄入量,不要暴食
无节制地、过量食用猪肉,会导致身体肥胖。有关调研显示,我国肥胖人群已经过半,34.3%的中国成人存在超重问题。
健康的饮食方式是合理摄入。不能因为贪图一时的口腹之欲,暴饮暴食,导致“病从口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建议,人们每天食用猪肉在内的畜禽肉类应控制在40-75克。
(2)合理烹饪,健康饮食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吃烧烤,重油重盐,口味重。其实,过量食用腌制、烤制的食品,会增加身体患病风险。健康的烹饪方式还是回归到蒸煮等烹饪方式,这样不仅吃起来更健康,而且这个过程中可以保留猪肉更多的营养元素。
因为猪肉蕴含的纤维较为粗糙,在低温慢煮的过程中,猪肉会变得更加柔嫩,口感也更丰富。不过,在采用这种方式烹煮猪肉,也需要将时间和温度控制好,以免煮的时间太长,猪肉吃起来太老太硬。
(3)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做菜也是一个道理,荤素搭配,吃起来也不累。将猪肉与其他蔬菜进行搭配烹饪,不仅可以摄取到更多的营养、维生素,而且可以避免食用更多的猪肉。在口味上,吃起来不腻又爽口,让营养更均衡。
2、如何选购猪肉?
猪肉是人们经常购买的肉类。想要吃的健康,除了在烹饪上注意方法,在猪肉选购上也要花点心思。应该如何选购猪肉呢?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1)看猪肉的颜色和毛根的颜色。看起来发干、发暗的猪肉千万不要购买。正常的冷鲜肉颜色看起来都非常新鲜,呈现淡粉色或者淡红色,它的毛根正常的白净。
(2)摸猪肉的手感。在选购猪肉时,当你发现猪肉的颜色不正常,可以摸一下猪肉的手感,因为正常来说,新鲜的猪肉有弹性,按压后会恢复到原状。而变质的猪肉会滋生大量的微生物,摸起来会手上会有发黏的感觉。
(3)闻猪肉的气味。新鲜的猪肉带有肉香味,而变质的猪肉闻起来带有一股腐臭恶心的气味。因此,在选购猪肉时,一定要闻一下气味。
另外,有一些不良的商贩,会将变质的猪肉放在低温的冰箱里冷藏,虽然看起来,猪肉很新鲜,实则已经变质了,不能再食用了。因此,大家在选择猪肉的时候,尽量不要挑选那些温度比较低的。
(4)皮下脂肪太薄、松软的猪肉不买。一般情况下,如果养殖的猪食用“瘦肉精”,那么其皮下脂肪层会变得非常薄,一般在1厘米以下。而正常猪在皮层和瘦肉之间会有一层脂肪,厚度大概在1厘米~2厘米。
(5)选择正规渠道。正规的商贩会屠宰检疫合格的猪肉,并将病变淋巴结、甲状腺等剔除。而一些来路不明的猪肉就很危险,因为这些猪肉很有可能是来自病猪,一些不法商贩受到利益驱使,选择铤而走险,将生病或者未检疫的猪肉卖给消费者,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健康隐患。
因此,在线下,选购猪肉建议从大型商超、农贸市场进行购买,消费者买得放心,不用担心买到重金属超标的猪肉,增加患病风险。在线上,尽量选择有品质保证的平台,以免购买到病死猪肉。
哪些是致癌物?
适量吃猪肉,吃健康的猪肉并不会致癌。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属于致癌物?建议以下几种大家要少吃或者不吃。
1、槟榔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认定,槟榔是一级致癌物。某男子因为常年吃槟榔,患上了口腔癌。嚼槟榔不仅能让人上瘾,吃了停不下来,而且槟榔中还含有大量的槟榔素。长期吃槟榔,容易对口腔黏膜造成伤害,长期下来会导致癌变。
2、发霉的食品
发霉的食品,例如大米、小麦、黄豆、玉米、花生等,在受潮后发生霉变,这些食品在被霉菌污染后,会产生一种叫做黄曲霉菌素的致癌物质。
3、腌制的食品
腌制的食品,比方说咸鱼、咸蛋、腌菜。腌制后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被人体摄入后转化为一种致癌物质,叫做二甲基亚硝酸铵。所以,对于腌制的食品,尽量做到忌口,应该做到少吃或者不吃。
结语
民以食为天。相对于牛羊肉来说,猪肉既便宜又好吃,但还是建议大家要控制摄入量。
关于致癌方面,有最新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癌症绝大部分是后天形成的,占据80%-90%,而其中有45%与人们的日常饮食以及营养因素有关,而其它则是由烟酒、空气污染与水污染所致。
因此,掌握好科学的食用猪肉的方法,不仅不会致癌,而且可以为人体补充缺失的营养。同时,为了家人和自己的健康考虑,切记不要为了贪图方便或者便宜购买来路不明的猪肉,大家要从正规渠道选购猪肉,以免买到劣质猪肉,为健康埋下隐患。